[實用新型]汽車后視鏡殼體與照地燈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36421.5 | 申請日: | 2013-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371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其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Q1/26 | 分類號: | B60Q1/26;F21S8/10;F21W101/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郭云 |
| 地址: | 400037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后視鏡 殼體 連接 結構 | ||
1.一種汽車后視鏡殼體與照地燈連接結構,包括后視鏡殼體(2)和照地燈(3),在后視鏡殼體(2)的底部設有與照地燈(3)形狀大小相適應的安裝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裝孔的一側設有卡槽(2a),照地燈(3)上的卡塊(3a)卡入該卡槽(2a)內,在所述安裝孔的另一側設置固定座(2b),該固定座(2b)向后視鏡殼體(2)內凸出,所述照地燈(3)上對應固定座(2b)的位置設置安裝座(3b),該安裝座(3b)通過卡簧(1)與固定座(2b)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后視鏡殼體與照地燈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簧(1)具有平直的豎段(1d),該豎段(1d)的下端向一側變形彎折,形成上翹的下限位部(1e),豎段(1d)的下端連同下限位部(1e)卡入安裝座(3b)上設置的限位槽(3c)中,在所述下限位部(1e)的上方設有上斜段(1c),該上斜段(1c)和下限位部(1e)位于豎段(1d)的同一側,上斜段(1c)的上端與豎段(1d)的上端連為一體,所述上斜段(1c)的下端先朝著豎段(1d)的方向迂回再向下彎折,從上往下依次形成過渡段(1b)和上限位部(1a),所述上限位部(1a)位于下限位部(1e)的斜上方,兩者之間形成開口,并且上限位部(1a)卡入固定座(2b)上開設的卡孔(2c)中。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后視鏡殼體與照地燈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部(1a)與過渡段(1b)之間的夾角a1為115-125°,過渡段(1b)與上斜段(1c)之間的夾角a2為70-80°,上斜段(1c)與豎段(1d)之間的夾角a3為40-50°,豎段(1d)與下限位部(1e)之間的夾角a4為25-3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后視鏡殼體與照地燈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部(1a)與過渡段(1b)之間的夾角a1為120°,過渡段(1b)與上斜段(1c)之間的夾角a2為75°,上斜段(1c)與豎段(1d)之間的夾角a3為45°,豎段(1d)與下限位部(1e)之間的夾角a4為30°。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汽車后視鏡殼體與照地燈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部(1a)與過渡段(1b)之間、過渡段(1b)與上斜段(1c)之間、上斜段(1c)與豎段(1d)之間以及豎段(1d)與下限位部(1e)之間均通過圓弧過渡。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后視鏡殼體與照地燈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部(1a)、過渡段(1b)、上斜段(1c)、豎段(1d)和下限位部(1e)為一體結構,由厚度為0.8-1mm的鋼質板材彎折而成。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汽車后視鏡殼體與照地燈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部(1a)、過渡段(1b)、上斜段(1c)、豎段(1d)和下限位部(1e)的材質為65Mn彈簧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3642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化學品泄漏報警浮標裝置
- 下一篇:泡沫鋁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