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離心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36154.1 | 申請日: | 2013-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087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梶原研一;川畑潤也;黑巖聰;藤原徹太郎;伊藤昭二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荏原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F04D29/42 | 分類號: | F04D29/42;F04D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艷君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離心泵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離心泵,尤其是涉及具備安裝于主軸的至少一個葉輪以及用于收納該葉輪的通過對鋼板進行沖壓成型而形成的至少一個殼體的離心泵。
背景技術
作為離心泵的一種,公知有具備安裝于與馬達等原動機連結的主軸的多個葉輪以及收納各葉輪的多個中間殼體的多級泵。
圖9是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現有的立式的多級泵的一例的縱剖視圖。如圖9所示,現有的立式的多級泵具備:通過對鋼板進行沖壓成型而形成,且層疊成多級的多個中間殼體101;設置在層疊成多級的中間殼體101的上下的上部殼體102以及下部殼體103;收納多級的中間殼體101以及上部殼體102并且連結于下部殼體103的外殼104。在上部殼體102以及外殼104的上部敞開端設置有殼體罩105,從而上部殼體102以及外殼104被密封。
在上述各中間殼體101的內部收納有固定于主軸110的葉輪111。在主軸110的上部裝配有機械密封件112,利用機械密封件112進行主軸110貫通殼體罩105的部分的軸封(軸密封)。并且,在殼體罩105的上方設置有用于支承馬達(未圖示)的馬達座106。
在圖9所示的多級泵中,當泵運轉時,從下部殼體103的吸入口103a被吸入的液體由借助主軸110而旋轉的葉輪111升壓,升壓后的液體通過由返回葉片134形成的返回流路被導入下一級葉輪111的吸入部。這樣,液體借助各級葉輪111被升壓,且在通過由各級返回葉片134形成的返回流路的期間壓力回復,通過上部殼體102,然后通過形成在外殼104與多級的中間殼體101之間的環狀流路155從下部殼體103的排出口103b被朝外部排出。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214383號公報
在圖9所示的現有的多級泵中,上部殼體102以及外殼104的上部敞開端由通過對不銹鋼板進行沖壓成型而形成的殼體罩105密封。然而,在該殼體罩105施加有借助多級葉輪被升壓后的高壓的流體壓力,因此需要殼體罩105具有比較高的剛性。因此,殼體罩105必須使用厚度比中間殼體101的厚度厚的不銹鋼板通過沖壓成型制作,沖壓成型的工序并不容易,并且存在材料費昂貴的問題點。
并且,雖然在主軸110貫通該殼體罩105的部分裝配有機械密封件112,但在更換該機械密封件112的情況下,必須在將多級的葉輪111以及多級的中間殼體101卸下后的狀態下更換機械密封件112,存在機械密封件112的更換作業繁瑣的問題點。
此外,由于圓筒容器狀的中間殼體101的底面部101a平坦地形成,因此存在中間殼體101的底面部101a容易因借助葉輪111被升壓的流體壓力而朝軸向(下方)變形的問題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就是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點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在提高實現用于對上部殼體以及外殼的上部敞開端進行密封的殼體罩的功能的部件的剛性的同時降低該部件的材料費,并且機械密封件的更換容易從而能夠實現維護性的提高,此外還能夠提高中間殼體的底面部的耐壓構造的離心泵。
為了達成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離心泵的特征在于,離心泵具備:安裝于與原動機的連結的主軸的至少一個葉輪;與上述葉輪對應地設置的至少一個殼體;對殼體的敞開端進行密閉的殼體罩;以及設置于主軸貫通該殼體罩的部分的軸封裝置,其中,上述殼體罩由厚壁部件和薄壁的具有耐腐蝕性的內襯部件構成,上述厚壁部件由鑄件構成,上述內襯部件由沖壓成型件構成,且通過焊接,粘接劑,螺釘或者壓入密接固定于上述厚壁部件的外表面,在上述厚壁部件的中央部形成有供上述主軸貫通的中空圓筒狀部,上述內襯部件具有嵌合于上述中空圓筒狀部的環狀部。
并且,離心泵的特征在于,上述環狀部的端部被擴徑,以免該內襯部件從厚壁部件脫離。
并且,離心泵的特征在于,上述被擴徑的部分為錐形狀,以便在上述軸封裝置的襯墊插入時進行引導。
并且,在上述殼體罩的厚壁部件形成有從大氣側朝液體側連通的連通孔,在該連通孔插入有耐腐蝕性的管,該管和上述內襯部件通過焊接接合。
并且,離心式部件的特征在于,上述焊接是激光焊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荏原制作所,未經株式會社荏原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3615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