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余熱鍋爐的爐內清灰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233887.X | 申請日: | 2013-05-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313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謝燕武;黃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智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J3/02 | 分類號: | F23J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6013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余熱 鍋爐 爐內清灰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結構,特別是一種余熱鍋爐的爐內清灰裝置。
背景技術:
在合成氨生產(chǎn)過程中余熱爐主要靠回收造氣的吹風氣和合成馳放氣來作為主要燃料,并將獲得的高溫煙氣用于生產(chǎn)所需參數(shù)的水蒸汽,供發(fā)電或調度使用。
鍋爐由燃燒室、換熱管、進氣口、排渣口、排煙口、排空口組成。而針對我們這種回收氣作為燃料的余熱鍋爐,其進氣口有多個,一個是吹風氣進氣口,正對著換熱管吹掃,另有若干個合成馳放氣進氣口,設置于燃燒室多個方位供氣。而吹風氣帶入燃燒爐內的細灰經(jīng)燃燒后會形成一種極細的煤粉灰,容易吸附在換熱管表面上,這樣就會影響到換熱管束與煙氣換熱的效率,從而降低了余熱爐的熱效率,造成不必要的經(jīng)濟損失。
現(xiàn)有合成氨廠設有三廢爐,它是將生產(chǎn)線上的廢氣、廢渣、廢灰作為燃料,也混合一些煤助燒,因此三廢爐排渣量大、渣粗,而且燃燒不完全。而三廢爐排出的渣主要是粗顆粒的煤灰,送入儲灰罐集結,定時將儲灰罐底部平板閥打開下料,由人工拉走,沒有什么應用措施。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余熱鍋爐的爐內清灰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是:包括余熱鍋爐、三廢爐儲灰罐,其特征在于:在三廢爐儲灰罐下料斗斗壁上開孔連接一根下料管,下料管通過氣動插板閥與氣力輸灰倉泵進料口管路連通,氣力輸灰倉泵出料口通過氣動閥與輸料管管路連通,輸料管另一管口從余熱鍋爐爐頂開設的落灰孔套合伸入后處于余熱鍋爐吹風氣進氣口進氣道上方空間。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利用三廢爐粗顆粒煤灰在吹風氣帶動下對換熱管外壁進行沖刷式吹掃,不但給換熱管清垢,而且粗顆粒煤灰也助燃得到充分利用。余熱鍋爐避免或減少了停爐檢修次數(shù),提高利用率。
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包括余熱鍋爐8、三廢爐儲灰罐,其特征在于:在三廢爐儲灰罐下料斗5斗壁上開孔連接一根下料管4,下料管4通過氣動插板閥1與氣力輸灰倉泵2進料口管路連通,氣力輸灰倉泵2出料口通過氣動閥3與輸料管6管路連通,輸料管6另一管口從余熱鍋爐8爐頂開設的落灰孔套合伸入后處于余熱鍋爐8吹風氣進氣口7進氣道上方空間。
正常生產(chǎn)過程中余熱爐如果出現(xiàn)尾部排煙溫度上升到指標外,則基本可以判斷為內部換熱效率降低,而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一般都是內部管束表面積灰嚴重造成的,這只能通過停爐檢修的時候進入爐內人為的用水清洗換熱管束9才能解決。而設置了本裝置后,只要見到排煙溫度上升指標有異動,則可開動本裝置使粗顆粒煤灰在余熱爐爐膛內會被吹風氣帶入后段與換熱管束9發(fā)生碰撞吹掃,這樣就可以通過這些粗顆粒的煤灰對爐內換熱管束9表面的沖刷,從而將管束表面上黏著的細灰沖刷干凈,使換熱管束9能夠更好的與煙氣直接進行換熱。
此項改造能夠在余熱爐正常運行過程中就解決爐內換熱管束9積灰的問題,而且三廢爐排除的粗顆粒煤灰基本已無利用的價值,此次改造還能將這些煤灰再次利用,然后通過余熱爐下灰口排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智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智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3388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