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色素提純后所得粕料的傳輸降溫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33504.9 | 申請日: | 2013-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587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譚斌峰;譚超智;彭瓊;侯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中人智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33/14 | 分類號: | B65G33/14;B65G33/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3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色素 提純 所得 傳輸 降溫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天然色素生產用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色素提純后所得粕料的傳輸降溫裝置。
背景技術:
色素按來源可分為天然和人造色素兩大類。近年來發現人工化學合成色素有的存在致癌和致突變作用,故天然色素日益受到人們重視。食用天然色素色澤自然,種類繁多,其中很多主要成分是食物中的固有成分,許多食用天然色素對人體的多種疾病還具有非常突出的治療、預防等藥理作用和保健功能。由于食用天然色素具有安全、色澤自然鮮艷、多數不受添加劑的限制和使用范圍廣泛而得到迅速發展。我國目前還處在合成色素與天然色素并存及同時發展的狀態。由于合成色素的安全性問題,不少合成色素在各國允許使用的程度被大大限制,尤其是在食品、醫藥和化妝品行業,所以,天然色素的提取和應用是現在和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天然色素的提取、純化工藝多種多樣。方法有水浸提、有機溶劑提取、堿提取、超臨界流體萃取、微波及超聲波處理、樹脂吸附分離純化、酶法處理和膜技術等。在天然食用色素提取與精制過程中采用各種高新技術可以大大促進天然食用色素產業的發展。
水浸提,水浸提是提取水溶性色素行之有效的手段大多采用熱水、酸水、堿水浸提。其中水浸提中堿提法主要是應用了堿對多種生物物質的影響作用。例如。辣椒紅色素的堿提取是以15%-40%的NaOH水溶液處理辣椒油樹脂,使辣椒紅色素中的脂肪成分發生皂化反應,從而將辣椒紅色素游離釋放出來,再分離精制可得到產品。有機溶劑提取法,對于水溶性較差,甚至不溶于水的脂溶性色素,采用有機溶劑浸提。溶劑提取法是目前從動植物中提取色素的一種普遍常用的方法。生產上普遍使用的有機溶劑為乙醇,乙醇具有無毒、安全性高、易回收利用等特點。主要采用醇浸提、酸醇浸提。從辣椒中提取辣椒紅素是將干辣椒磨成粉后浸泡在丙酮、乙醇、氯仿、三氯乙烷等有機溶劑中進行。用溶劑法提取辣椒紅素,由于原料成分復雜,現使用的有機溶劑的選擇性差,使所得產品純度差且有異味,必須將產品浸膏進一步脫臭精制,方可應用,但由于異味物質和色素成分性質接近,用一般分離或分解方法,操作復雜且很難得到高純度的辣椒紅素。相對而言,有機溶劑提取法萃取劑便宜,設備簡單,操作步驟簡單易行。
無論哪種過濾提純方式,其均為將遠離分離提純后,得到色素產品和粕料產品。色素產品為主營產品,粕料為附屬產品,但是,粕料對于肥料廠,飼料廠而言是重要的生產原料,因此,粕料也為色素生產企業帶來可觀的利潤。天然色素的生產,提純后得到相應附屬產品-粕料,如辣椒原料在提純出辣椒紅色素后得到辣椒粕。傳統的粕料從出料口出來后,經過運輸通道輸送到遠端進行裝袋儲存,以供給飼料廠或肥料廠做進一步加工處理。但是,在運輸通道的運輸過程中(現有技術的傳輸降溫裝置,包括運輸通道,運輸通道的一端設置有進料口和固定端,固定端固定在粕料罐的底端,進料口位于粕料罐的出料口的正下方,另一端設置有遠端,遠端穿過墻體并延伸至墻體的外側,運輸通道為密封狀,運輸通道內置攪龍,通過攪龍將粕料從進料口攪拌著運輸到遠端,攪拌的過程即為降溫過程),溫度降溫速度慢,通常在出料口出來的粕料溫度在80攝氏度左右,運輸到遠端裝袋時,降溫程度低,導致裝袋后的粕料存在發霉,變質現象,影響了后續制造飼料或肥料的品質,降低了色素生產廠家的利潤。為解決這種技術問題,需要出現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散熱速度快,尤其利于運輸通道內的粕料的降溫的色素提純后所得粕料的傳輸降溫裝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散熱速度快,尤其利于運輸通道內的粕料的降溫的色素提純后所得粕料的傳輸降溫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色素提純后所得粕料的傳輸降溫裝置,包括運輸通道,運輸通道的一端設置有進料口和固定端,固定端固定在粕料罐的底端,進料口位于粕料罐的出料口的正下方,另一端設置有遠端,遠端穿過墻體并延伸至墻體的外側,運輸通道的上表面固定安裝有封蓋,其中,所述封蓋上設置有若干細長的通風管,所述通風管的一端與封蓋之間鑲嵌固定連接,另一端穿過廠房的棚頂并延伸至棚頂外側,通風管上設置若干吊繩,吊繩的一端與通風管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棚頂固定連接。
所述固定端和遠端上設置有軸套,所述運輸通道內設置有攪龍,所述攪龍的兩端與所述軸套之間軸連接,所述固定端的一側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用于驅動攪龍。
所述通風管位于攪龍的上方。
所述運輸通道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5-30度。
所述通風管的直徑為10-20cm。
所述通風管為鋼管或鋁塑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中人智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中人智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3350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