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液壓控制系統的自動控制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32912.2 | 申請日: | 2013-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234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明(設計)人: | 彭麗;尹良杰;楊士先;孫建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3/02 | 分類號: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澳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 地址: | 230022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液壓 控制系統 自動控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流量/壓力控制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具有清潔油道的自動控制閥。
背景技術
典型的自動液壓控制閥,采用先導控制閥形式或者直接電磁閥控制。想獲得高精度控制功能,必須采用直接控制。而且隨著控制要求的提高,以及耐久性抗污染的提高,如何保證閥的高精度正常運行是一個難點。
在申請號:97194999.9、申請日:1997-11-07、發明名稱:“電液控制閥”的中國發明專利中,發明通過彈簧緩沖器來提高控制精度。在申請號:94190620.5、申請日:1994-02-19、發明名稱:“液壓控制閥”的中國發明專利中,發明通過采用閥套在控制邊及環狀斜槽處成整體式結構來簡化加工。但是因為高精度的電自動控制閥運動驅動頭與導軌之間的配合間隙特別小,一些小尺寸雜質尤其是鐵質雜質受到電磁吸附很容易影響驅動頭的正常工作,從而影響控制精度,而上述兩項發明均未克服此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對油液雜質進行清潔的自動控制閥,從而提高控制精度和抗污染性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液壓控制系統的自動控制閥,包括:電磁驅動部;閥殼;閥套;閥芯;回位彈簧;所述閥套與所述閥殼間隙配合,所述閥芯與所述閥套間隙配合,所述閥芯受所述電磁驅動部驅動以調節所述閥套上的開口的大小及啟閉狀態并在所述回位彈簧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所述電磁驅動部上具有泄油口和與所述泄油口連通并環繞驅動頭的第一導油槽;所述閥套的一端具有與所述電磁驅動部貼合的法蘭,其上具有導油孔和與所述導油孔連通的第二導油槽;所述閥殼上具有第三導油槽;緩沖油液經所述泄油口進入所述第一導油槽和所述第二導油槽,再經導油孔進入閥殼,最后經所述第三導油槽與外界連通。
優選地,所述泄油口與所述導油孔之間成180°夾角,所述導油孔與所述第三導油槽之間成180°夾角。
優選地,所述泄油口位于所述電磁驅動部的上方位置。
優選地,所述電磁驅動部向著所述閥殼延伸出定位鼻,所述閥殼和所述閥套上開有與所述定位鼻配合的導向槽。
優選地,所述定位鼻與所述閥套的法蘭、所述閥殼共同圍成緩沖腔。
優選地,所述閥殼上的導向槽具有拔模斜度。
在本實用新型中,油液經泄油口進入第一導油槽和第二導油槽,再經導油孔進入閥殼,最后經第三導油槽與外界連通,在第一導油槽和第二導油槽所形成的流通路徑中雜質能夠得到充分沉降,降低雜質影響,從而提高了控制精度和抗污染性能。
進一步地,泄油口與導油孔之間成180°夾角,導油孔與第三導油槽之間成180°夾角,從而使得油液的繞行路徑最長,有利于雜質沉降,抗污染性能更好。
進一步地,泄油口位于電磁驅動部上方,有利于油液中的氣體排出,減少氣體對控制精度的影響。
進一步地,電磁驅動部的定位鼻與閥套和閥殼的導向槽配合進行徑向定位,裝配簡便,易于保證驅動頭與閥芯的配合精度。并且,閥殼上的導向槽具有拔模斜度更方便安裝。
進一步地,定位鼻與閥套的法蘭、閥殼共同圍成緩沖腔,用于儲存電磁驅動部驅動閥芯動作時產生的緩沖油液,減少了交換油液的體積,并有利于油液雜質沉降,提高了工作清潔度,提高了自動控制閥的抗污染能力和工作性能。
附圖說明
接下來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電磁驅動部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電磁驅動部的左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閥殼的左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閥套的主視剖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閥套的左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自動控制閥的主視剖視圖。
上圖中標記說明:電磁驅動部1、閥殼2、閥套3、閥芯4、回位彈簧5、定位鼻6、泄油口7、第一導油槽8、導向槽9、第三導油槽10、導向槽11、導油孔12、第二導油槽13、驅動頭101、油腔102、法蘭301、緩沖腔A、裝配面B、裝配面C、法蘭面D、法蘭面E。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3291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