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牦牛生產用簡易拴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32448.7 | 申請日: | 2013-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261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明(設計)人: | 郭憲;閻萍;楊勤;丁學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3/00 | 分類號: | A01K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30050 甘肅***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牦牛 生產 簡易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牦牛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牦牛系留管理,便于牦牛擠奶、補飼的簡易拴系裝置。
背景技術
牦牛是以青藏高原為起源地的特產家畜和寶貴的畜牧資源。牦牛生活區域海拔高、氧分壓低、枯草期長、飼草短缺,自然生態條件極為嚴酷。在其他家畜難以生活和利用的海拔3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上,牦牛能正常生活、繁殖和生產營養豐富、無污染的肉、乳,以及絨、毛、皮等工業原料,牦牛是高寒牧區的基本生產生活資料。
牦牛生產是牦牛產業發展的基本環節,是增加牛群數量、提高牛群質量的必要前提。但牦牛終年以放牧為主,管理粗放。牦牛產區交通不便利,牦牛棚圈、保定架等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牦牛擠奶工作機械化無法實行。這些因素的限制,給牦牛日常生產與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極大地限制了標準化生產在牦牛產業中的推廣應用。因此,設計一種便于牦牛系留管理,利于提高牦牛生產性能和便于生產管理的生產用拴系裝置顯得十分重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牦牛生產用簡易拴系裝置,旨在牦牛歸牧后將其系留于圈地內,使牛只在夜間安靜休息,減少體力消耗,不僅利于提高生產性能,而且便于擠奶、補飼及開展其他畜牧獸醫技術工作。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牦牛生產用簡易拴系裝置,主要包括:固定樁、拴系繩、母扣、牦牛頸拴系繩;所述固定樁固定于牦牛系留圈地內;所述拴系繩兩端由固定樁固定;所述母扣位于拴系繩上;所述牦牛頸拴系繩用于牦牛頸部拴系,末端帶有小木杠。
進一步優選,所述固定樁沿系留圈地布局,固定樁地面高度不超過20cm,拴系繩緊貼地面兩端用固定樁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拴系繩每頭牛需200cm,拴系繩可用麻繩、皮繩、毛繩或鐵絲,結實耐用即可。拴系繩1000~1200cm處可設一固定處。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拴系繩上的母扣,其間距有角母牦牛為200~220cm,無角母牦牛為180~200cm,犢牛為160~180cm,成年公牦牛和馱牛為250~300cm。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母扣的長度其母牦牛和犢牛40~50cm,馱牛和犏牛為50~60cm,成年公牦牛為60~70cm。
進一步優選,所述牦牛頸拴系繩末端小木杠用于與母扣套結連接,小木杠用堅質木料削成,長10~12cm。
進一步優選,所述拴系裝置可根據牛只多少,平行并列增加拴系繩,拴系繩之間的距離為500~600cm。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牦牛生產用簡易拴系裝置,主要包括:固定樁、拴系繩、母扣、牦牛頸拴系繩;所述固定樁固定于牦牛系留圈地內;所述拴系繩兩端由固定樁固定;所述母扣連接于拴系繩上;所述牦牛頸拴系繩用于牦牛頸部拴系,末端帶有小木杠;所述小木杠用于與母扣套結連接。本實用新型在開展牦牛系留管理時使用,牦牛歸牧后將其系留于圈地內,使牛只在夜間安靜休息,不相互追逐和隨意游動,減少體力的消耗,利于提高生產性能。此拴系裝置同時也便于牦牛擠奶、補飼及開展其他畜牧獸醫技術工作,易于在牦牛生產中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牦牛生產用簡易拴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固定樁;2、拴系繩;3、母扣;4、牦牛頸拴系繩;5、小木杠;6、小木杠與母扣連接處;7、地面。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牦牛生產用簡易拴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為了便于說明,僅僅示出了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部分。
該裝置主要包括:固定樁1、拴系繩2、母扣3、牦牛頸拴系繩4、小木杠5、小木杠與母扣連接處6、地面7。所述固定樁1固定于地面7上,固定樁可用木樁或鐵樁。所述拴系繩2兩端沿地面繃緊固定于固定樁1上。拴系繩2長度根據系留圈大小確定。所述母扣3連接于拴系繩2上,拴系繩2上母扣3的間距有角母牦牛為200~220cm,無角母牦牛為180~200cm,犢牛為160~180cm,成年公牦牛和馱牛為250~300cm。所述母扣3長度,具體為母牦牛和犢牛40~50cm,馱牛和犏牛為50~60cm,成年公牦牛為60~70cm。所述牦牛頸拴系繩4上的小木杠5與母扣3相套結形成連接處6。所述牦牛頸拴系繩4套結于牦牛頸部,拴系牦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3244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延長銀杏葉落葉期的方法
- 下一篇:全封閉α能譜測量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