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防白蟻結構的多芯電纜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32333.8 | 申請日: | 2013-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924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楊佳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佳妮 |
| 主分類號: | H01B7/17 | 分類號: | H01B7/1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白蟻 結構 電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纜,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防白蟻結構的多芯電纜。
背景技術
白蟻破壞是危害電纜的三大主要危害之一,由此產生的事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其中的微膠囊技術是一種利用高分子成膜材料,形成直徑約1~1000μm的核-殼結構的微型容器,把固體、液體或氣體包裹于其中,使其形成微粒子的過程。微膠囊技術包括制備技術和應用技術,即采用特定的方法和設備用壁材包裹不同形態的芯材,制成微膠囊,然后將所有制備的微膠囊應用于各種材料中,用加熱、加壓或輻射等手段使微膠囊破裂,釋放芯材,或使芯材直接通過囊壁向外擴散釋放,產生所需的性能。但是,僅僅依靠微膠囊技術這一層保護是不夠的,因此,針對以上方面,需要對現有雙芯電纜技術進行合理的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以上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防護線、有利于確保電纜內芯的穩固及外層保護連續性、經久耐用的具有防白蟻結構的多芯電纜,以解決現有技術的諸多不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具有防白蟻結構的多芯電纜,包括耐火護套、中心導體內芯及四個分線導體,所述耐火護套內腔中心位置處設置有一個中心導體內芯,位于此中心導體內芯外表面設置四個分線導體,所述中心導體內芯與分線導體外圍包裹有一層絕緣層;同時,在絕緣層外圍與耐火護套之間均勻分布若干微膠囊顆粒,每兩個相鄰的微膠囊顆粒之間由弧形防護線連接,每個微膠囊顆粒外側設置一個梯形溝槽。每個分線導體外表面均與中心導體內芯外表面相切。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防白蟻結構的多芯電纜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在耐火護套內均勻分布若干微膠囊顆粒并且每兩相鄰的顆粒之間由弧形防護線連接,結合與顆粒相連的梯形溝槽,有利于誘導進入護套內的白蟻等蛀蟲沿著防護線或溝槽爬行至膠囊處,進而形成有效保護,有利于確保電纜內芯結構的穩固及連續、經久耐用,減少電纜被蛀或斷裂。
附圖說明
下面根據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具有防白蟻結構的多芯電纜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微膠囊顆粒;2、耐火護套;3、絕緣層;4、中心導體內芯;5、梯形溝槽;6、弧形防護線;7、分線導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具有防白蟻結構的多芯電纜,包括耐火護套2、中心導體內芯4及四個分線導體7,所述耐火護套2內腔中心位置處設置有一個中心導體內芯4,位于此中心導體內芯4外表面設置四個分線導體7,每個分線導體7外表面均與中心導體內芯4外表面相切,所述中心導體內芯4與分線導體7外圍包裹有一層絕緣層3;同時,在絕緣層3外圍與耐火護套2之間均勻分布若干微膠囊顆粒1,每兩個相鄰的微膠囊顆粒1之間由弧形防護線6連接,每個微膠囊顆粒1外側設置一個梯形溝槽5,有利于誘導進入護套內的白蟻等蛀蟲沿著防護線或槽爬行至膠囊處,進而形成有效保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佳妮,未經楊佳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3233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燈泡裝卸器
- 下一篇:一種移動式電視DVD一體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