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有裁剪部的龍鱗裝結構有效
申請號: | 201320232002.4 | 申請日: | 2013-05-02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285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發明(設計)人: | 張曉棟;楊樹燕;張曉亭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曉棟 |
主分類號: | B42D19/00 | 分類號: | B42D19/00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100162***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帶有 裁剪 龍鱗裝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有裁剪部的龍鱗裝結構,屬于書籍、畫作裝幀領域。
背景技術
龍鱗裝是中國古代圖書的一種裝幀形式之一,亦稱旋風裝、魚鱗裝。?唐代中葉已有此種形式。其形式是:長紙作底,首葉全裱穿于卷首,自次葉起,鱗次向左裱貼于底卷上。?其特點在于節省材料、便于翻閱,利于保護書葉。這種裝幀形式卷起時從外表看與卷軸裝無異,但內部的書頁宛如自然界的旋風,故名旋風裝;展開時,書頁又如鱗狀有序排列,故又稱龍鱗裝。龍鱗裝是我國書籍由卷軸裝向冊頁裝發展的早期過渡形式,由于隨后很快出現了經折裝、蝴蝶裝、包背裝等書籍裝幀方式,龍鱗裝的制作技術很快被湮沒,目前國內僅故宮博物院存有一卷實物,那就是唐朝吳彩鸞手寫本的《刊謬補缺切韻》。
因為缺乏足夠的資料和實物證明,關于龍鱗裝的形制,現在學術界還沒有統一的看法,一種意見認為,龍鱗裝是將經折裝的書用一張紙一半把書的第一葉粘起來,另一半把書的最后一葉粘起來,整張紙把書的第一葉和最后一葉連同書背一起包起來。另一種意見認為,旋風裝是抄書時,先一葉一葉的抄寫,然后再依次序象魚鱗一樣一葉一葉地粘在一張卷軸式的底紙上,收卷時,書葉鱗次朝一個方向旋轉,宛如旋風,所以又稱為旋風卷子。
??現有龍鱗裝卷軸,包括底片,葉心;所述葉心的一部分粘接在底片上,為粘接部;其余部分形成葉片,所述葉片為雙層,葉片雙面印有圖案和文字。葉心包括粘接部和,粘接部與葉片交替。葉心為長條的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所述葉片與葉片部分重疊,下面的葉片露出于上面葉片的部分為鱗口,所述鱗口帶有圖案或文字。
制造龍鱗裝的目的一是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在結構上豐富書籍的類型,使書籍等更美觀典雅;二是為了方便珍惜典籍的復制和收藏;三是為了便于日常的頌讀和觀賞。在很大程度上,傳統的龍鱗裝只有文字的功能,現代改進的龍鱗裝在鱗口印制圖案,并通過精致的裝幀工藝使得鱗口圖案連續,形成整體,便于閱讀和觀賞,
如何能弘揚傳統文化,在繼承傳統技術的基礎之上,進行創新和改進,使更多的人了解,欣賞這項傳統工藝及產品,是現有技術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人也曾設計一種可懸掛欣賞的半立體龍鱗裝,通過葉片的長短不一,使得鱗口的尺寸不一致,這樣通過鱗口的起伏達到視覺上的半立體效果,如何能制成一種更為立體,美觀的觀賞產品,是現有技術還沒有解決的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掛圖或龍鱗裝無法更好的體現立體畫面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復興中華傳統文化,將中國古代先進又精美的裝幀方式利用現代枝術傳承并發揚光大;提供一種帶有裁剪部的龍鱗裝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帶有裁剪部的龍鱗裝結構,包括底片,葉心,葉心粘接在底片上,所述葉心由3片以上的葉片粘接而成,葉片的一部分粘接在底片上,為粘接部;后一葉片部分覆蓋前一葉片,前一葉片露出的部分為鱗口部,后一部分為內葉;還包括裁剪部,所述裁剪部位于葉片上,更進一步的,裁剪部是位于鱗口部或鱗口部與內頁上。
還包括裁剪線,所述裁剪線為位于裁剪部邊沿的線段。
所述鱗口部帶有圖案層,所述相鄰鱗口部上的圖案層的圖案相連續。
還包括副圖案層,所述副圖案層位于葉片上緊挨鱗口部的位置,副圖案層上的圖案與鱗口圖案相連續,所述裁切口的位置不超過副圖案層,也就是說,裁剪部位于圖案層或副圖案層的位置,使得進行裁剪加工后并不露白。
所述鱗口部寬窄不同。
所述鱗口部在圖案應該突起的部分較窄,在圖案應該凹陷的部分較寬。
所述底片邊沿帶有包邊,所述包邊為窄條狀。
所述包邊包覆于底片邊沿。
所述的包邊位于底片的四個邊或位于與粘接部垂直方向的兩個邊上。
所述葉片可以是單片葉,可以是筒子葉,優選為筒子頁。
所述筒子頁的兩面都具有圖案層,所述圖案層優選兩面不同的圖案,可以兩個方向卷起,收起的一方為懸掛的正方,展現出一幅圖案,從另一個方向卷起后,圈起方為懸掛方后,那么會是另一幅圖案。這個在一幅帶有裁剪部的龍鱗裝結構上就可以有兩種選擇圖案的方式。可以有選擇的懸掛自己喜歡的一面。
還包括加固層,所述加固層位于鱗口上,為透明的膠層或薄膜層。
還包括輔助裁剪片,所述輔助裁剪片上帶有圖案層。輔助裁剪片是獨立存在的,可以將輔助裁剪片上的圖案進行裁剪后,粘貼到葉片與葉片之間,形成突出于葉片的結構。
與現有技術的龍鱗裝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曉棟,未經張曉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3200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