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結構改進的前置式踝足矯形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31640.4 | 申請日: | 2013-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081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沈玄霖;錢億飛;張杰;盛曉東;薛建中;張劍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市第二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F5/01 | 分類號: | A61F5/01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偉軍 |
| 地址: | 2155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改進 前置 式踝足 矯形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骨骼或關節非外科處理用的矯形器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結構改進的前置式踝足矯形器。
背景技術
如業內人士皆知之理,腦外傷和腦卒中存活者的致殘率高達70-80%左右,因存活者中有相當部分遺留有足下垂內翻畸形的病癥而亟需臨床治療,在臨床治療中需借助于前述的踝足矯形器。
關于踝足矯形器的技術信息,在文獻特別是專利文獻中可以大量見諸,略以例舉的如CN2600076Y(踝足矯形器)、CN2683068Y(可調式踝足矯形器)、CN101115452A(踝足矯形器)、CN100361639C(踝足矯形器)和CN2579378Y(具有預防治療功能的踝足矯形器),此外還有CN201445580U、CN2683068Y、美國專利US5219324A以及US5890520A,等等。
并非限于上面例舉的專利技術方案存在的通弊由授權公告號為CN101536944B、名稱為“前置式踝足矯形器”彌補(該專利由本申請人提出),該專利的技術效果可參見其說明書第3頁第8-11行。但是,前述CN101536944B依然存在以下兩處缺憾:其一,脛前板的結構設計存在顧此失彼的情形,所謂的顧此,即為對脛前肌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而所謂的失彼即為易損及前脛肌的皮膚,尤其是,患者在穿戴過程中因脛前肌發生疼痛而感到嚴重不適,甚至產生恐懼而減少必要的活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配合治療的效果;其二,由于脛前板不具有合理的透氣效果,因此易引起膝蓋及其周圍刺癢、紅腫乃至表皮潰損現象。
鑒于上述已有技術,仍有改進之必要,為此,本申請人作了有益的設計,終于形成了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經過了模擬試驗,結果證明是切實可行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有助于增加患者踝關節活動、有利于減少對腓腸肌刺激并且增加對脛前肌的有效刺激、有益于增大患者足底受力面積而藉以增大患者足底感覺、有便于避免對患者脛前肌部位造成疼痛而藉以增進穿戴的舒適感和有善于體現理想的透氣效果而藉以避免損及患者皮膚的結構改進的前置式踝足矯形器。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結構改進的前置式踝足矯形器,包括一在使用狀態下對應于患者脛前肌部位的脛前板;一管形套,該管形套延伸構成于所述的脛前板的下端并且與脛前板之間大體上構成L形,脛前板的上端的寬度方向的一側延伸構成有一第一固定翼,而寬度方向的另一側延伸構成有一第二固定翼,第一、第二固定翼彼此相對應;一第一定位調節機構,該第一定位調節機構與所述的第一、第二固定翼連接;一第二定位調節機構,該第二定位調節機構在使用狀態下使患者的踵與所述脛前板連接,特征在于:在所述脛前板中部開設有一護脛機構容納腔,該護脛機構容納腔自脛前板的厚度方向的一側貫通至另一側,并且在對應于護脛機構容納腔的位置設有一護脛機構,在脛前板的上端并且在對應于所述護脛機構容納腔的上方的部位以間隔狀態開設有一組自脛前板的所述厚度方向的一側貫通至另一側的透氣孔。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護脛機構包括一柔軟墊和一固定托墊,柔軟墊的形狀和大小與所述護脛機構容納腔相一致,并且該柔軟墊置入于護脛機構容納腔內,固定托墊位于所述脛前板在使用狀態下朝向患者的一側,并且在對應于柔軟墊的位置同時與脛前板以及柔軟墊固定。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柔軟墊為海綿墊,在所述固定托墊朝向柔軟墊的一側表面結合有粘結層,該粘結層同時與所述脛前板以及柔軟墊粘固。
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脛前板的水平方向的橫截面形狀呈英文字母的C字形,而所述管形套的垂直方向的縱截面形狀呈拱形,并且該管形套隨脛前板成型時一體成形,其中:脛前板和管形套由聚丙烯板片模制而成。
在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脛前板的高度方向構成有至少一條用于增加強度的補強肋。
在本實用新型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聚丙烯板片為熱塑性聚丙烯板片。
在本實用新型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定位調節機構包括第一系帶和第一系襻,第一系帶連接在所述的第二固定翼或第一固定翼上,并且與第一系襻相配合,第一系襻連接在第一固定翼或第二固定翼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第一系帶是由第一公片和第一母片構成的,第一公片與第一母片相接合,其中,第一公片在穿入并且穿過所述的第一系襻后與第一母片相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市第二人民醫院,未經常熟市第二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3164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微型逆變器安裝裝置
- 下一篇:V形把折疊可推行式便攜電動自行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