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急氣象觀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31467.8 | 申請日: | 2013-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756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杜景林;羅希昌;周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W1/02 | 分類號: | G01W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顧進 |
| 地址: | 21004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無線 傳感器 網絡 應急 氣象 觀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象觀測裝置,特別是一種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急氣象觀測裝置。
背景技術
在以下幾種情況下,常常需要氣象部門提供應急氣象觀測服務:第一、突發性災害性天氣來臨時,如颶風、霧霾、暴雨等,氣象部門需要對受災區或者可能受災區進行動態監測。第二、舉辦大型活動時,需要氣象部門現場觀測氣象狀況,提供氣象保障服務。第三、在氣象災害、地質災害之后,災區的基礎通訊設施遭到破壞不能正常工作的情況下,也迫切需要氣象部門對災區的天氣狀況進行跟蹤觀測。
目前,氣象應急觀測主要依靠車載氣象臺和移動式自動氣象站。如公開號為CN300735656的專利公布了一種車載移動氣象臺,該移動氣象臺包括車體、車載氣象傳感器和車載衛星通訊模塊,車載傳感器采集的數據通過衛星通道傳給氣象監測中心。又如公開號為CN201392407Y的專利公開了一種移動氣象站,該氣象站由傳感器、數據采集板、點對點模塊和GPRS模塊組成,該移動氣象站便于攜帶,但是其遠程通訊依賴于GPRS網絡,其在GPRS網絡未覆蓋的區域無法進行遠程氣象數據傳輸。
隨著通信技術、傳感器技術和計算技術的發展,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并在許多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此外,隨著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定位導航通信裝置的建成和不斷完善,衛星數據通信業務也在不斷的增加。這為氣象觀測裝置的架設建立以及氣象數據的實時傳輸提供了方便,以改善氣象預警的精度和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急氣象觀測裝置,架構簡單,使用方便,有效地提高了氣象數據采集傳輸的精度和效率,從而提高了氣象預警的覆蓋率。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急氣象觀測裝置,包括車載移動網關以及便攜式觀測節點裝置,所述車載移動網關包括衛星通信裝置、WSN通信裝置、GPRS通信裝置和網關主控芯片,所述便攜式觀測節點裝置包括傳感器裝置、接口電路、數據處理與通信裝置以及電源,所述傳感器裝置通過接口電路連接到數據處理與通信裝置,所述WSN通信裝置、衛星通信裝置和GPRS通信裝置均連接到網關主控芯片,所述電源連接到傳感器裝置以及數據處理與通信裝置。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急氣象觀測裝置,架構簡單,數據采集和觀測節點分布廣泛,提高了氣象觀測的精度和效率,同時具有了良好的數據傳輸效率,從而體了氣象觀測預警的準確性和及時性,覆蓋面廣,觀測密度大,可靠性強,靈活度高。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急氣象觀測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傳感器裝置包括溫濕度傳感器或者氣壓傳感器或者風速風向傳感器或者降雨量傳感器中的至少一種,所述溫濕度傳感器或者氣壓傳感器或者風速風向傳感器或者降雨量傳感器并聯連接到電源。本改進通過設置的多種氣象信息傳感器,豐富了氣象觀測數據的種類,從而提高了氣象觀測的準確性和細致性。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急氣象觀測裝置的又一種改進,所述電源還設置有電壓轉換裝置,所述電壓轉換裝置連接到傳感器裝置以及數據處理與通信裝置。本改進通過設置的電源轉換裝置,為傳感器裝置和數據處理與通信裝置分別供電,不僅保證觀測裝置內各器件的安全供電,還有利于維持系統穩定,提高器件的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急氣象觀測裝置,架構簡單,使用方便,移動性好,同時具有良好的觀測精度和數據采集傳輸效率,提高了氣象觀測預警的區域覆蓋率,提高了氣象預警的精度和效率,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急氣象觀測裝置的系統結構圖;
圖2、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急氣象觀測裝置的便攜式觀測節點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急氣象觀測裝置的車載移動網關的結構示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未經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3146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板條橫梁整體升降機構
- 下一篇:一種煤氣反射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