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活檢鉗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31207.0 | 申請日: | 2013-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417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何昌輝;陳玉軍;顧勇峰;王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埃爾頓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0/06 | 分類號: | A61B10/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20007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活檢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活檢鉗。?
背景技術
活檢即通過外科技術獲取小塊的病變組織并送病理科檢查,從而獲得術前診斷的方法。在現代醫學中,活檢手術經常應用于多種疾病診斷過程中。?
活檢鉗是內鏡檢查取病理標本不可缺少的工具,目前的活檢鉗包括順序連接的手柄、滑動把手、鉗臂和鉗頭,其中,鉗頭包括鉗杯和刺針,手術中推拉滑動把手可以打開或關閉鉗杯,采集活檢樣本。使用者在臨床診斷和治療中發現,在操作活檢鉗手柄以打開或合攏鉗頭時,牽引不夠順滑。特別是在腸鏡操作時,活檢鉗較長,彎曲度又較大的情況下,使用者操作活檢鉗費時、費力。通常,使用者會在鉗臂的軟管內灌注硅油以增加潤滑性,減小牽引時的摩擦力,但這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操作繁瑣,工作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的活檢鉗中牽引摩擦力大,采用硅油潤滑又增加成本且操作繁瑣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降低鉗臂中牽引摩擦力,又省時省力的活檢鉗。?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依次連接的手柄、鉗柄、鉗臂和設于所述鉗臂端部的鉗頭,所述鉗柄的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設有條形凹槽,其遠離所述手柄的一端設有與所述凹槽相通的腔道,活動把手套設在所述鉗柄上,并通過所述凹槽與位于所述腔道內的拉桿部件連接,所述拉桿部件的另一端通過所述鉗臂內腔的鋼絲繩與所述鉗頭連接,所述鉗臂由彈簧軟管和設于所述彈簧軟管內腔的鋼絲繩組成,所述鋼絲繩的外壁包覆有聚四氟乙烯套管。?
進一步地,它還包括一防折管,所述防折管設于所述鉗臂與所述鉗柄的連接處。?
優選地,所述鉗頭包括用于收集活檢樣本的鉗杯,所述鉗杯的鉗口為鋸齒形。?
本實用新型的效果在于:在使用現有的活檢鉗過程中,推拉牽引鋼絲繩進而打開、合攏鉗頭時,使用者感到有阻尼,不夠順滑,進而采用在鉗臂腔道內灌注硅油的辦法以減小摩擦,不但增加成本,還操作繁瑣,效率低下。?
本實用新型在活檢鉗鉗臂腔道內的鋼絲繩外壁包覆了聚四氟乙烯套管,利用了聚四氟乙烯材料超滑的特點,有助于鋼絲繩在活檢鉗鉗臂腔道內的滑動,使活動更順暢自如,鉗臂的一端靠近活檢鉗的手柄,其另一端靠近鉗頭,可以使作用于鉗臂的作用力更好地傳遞給鉗頭,從而使鉗頭更好地作用于活檢樣本,提高采集樣品的效率。?
本實用新型使得活檢鉗在任意彎曲狀態下,使用更加得心應手,省心、省時,且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節省費用,并保證活檢鉗經高溫消毒后可以重復使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活檢鉗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由所列舉之實施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及特征。為敘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與附圖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這不能成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限制。?
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活檢鉗,它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連接的手柄7、鉗柄4、鉗臂2和設于鉗臂2端部的鉗頭1,鉗柄4上部設有用于容納拉桿部件5的內腔,鉗柄4的下部設有與內腔相通的條形滑槽,活動把手6套裝在鉗柄4的下部,并通過滑槽與設于鉗柄4內腔的拉桿部件5的底端連接。鉗臂2由彈簧軟管12和設于其內腔中的牽引鋼絲繩10組成,鋼絲繩10的一端與拉桿部件5頂端連接,其另一端與鉗頭1連接。手術過程中,使用者一手握住手柄7,另一只手推拉活動把?手6,可以打開或關閉鉗頭1,進而采集活檢樣本。?
另外,鉗臂2與鉗柄4連接處的外壁還設有防折管3,以使兩者連接處更為穩固。進一步地,鉗臂2內鋼絲繩10外壁還包覆有聚四氟乙烯套管11。加工時,在合適的溫度時穿過模具小孔使聚四氟乙烯套管包裹鋼絲繩,因其冷卻后有收縮作用,能緊密包裹住鋼絲繩而不脫離,聚四氟乙烯套管的摩擦系數小,牽引鋼絲繩時增強了順滑性。?
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超滑的特點,有助于鋼絲繩在活檢鉗鉗臂腔道內的滑動,使活動更順暢自如,鉗臂的一端靠近活檢鉗的手柄,其另一端靠近鉗頭,可以使作用于鉗臂的作用力更好地傳遞給鉗頭,從而使鉗頭更好地作用于活檢樣本,提高采集樣品的效率。其中,鉗頭尺寸為配合內鏡腔道,可設計為多種形式。?
更進一步地,鉗頭1包括收集活檢樣本的鉗杯,鉗杯的鉗口為鋸齒形或刀口形。?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認識到,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內容,不應理解為是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只要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精神所作的任何等同變更或修飾,均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埃爾頓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埃爾頓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312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