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生植物隔離種植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30792.2 | 申請日: | 2013-05-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942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林育敏;趙道奎;何中華;董橋鋒;付文亮;高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現代都市農業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31/02 | 分類號: | A01G3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曉林 |
| 地址: | 430065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生植物 隔離 種植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生植物隔離種植池。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水生植物種植池平面布置上采用大規格池型均衡分布,一個種植片區設置一至兩條操作通道;種植池隔離墻采用磚砌隔墻,一般隔墻寬度為240毫米的磚墻,外飾水泥面層,底部無硬化處理,進、排水一體,采用漫灌形式。操作通道服務面積大且隔離墻較窄,不便于生產操作及人員通行;底部無硬化處理,種植池底部沒有完全隔離,植物根系延伸至相鄰池子容易導致各個種植品種之間串種變異;漫灌的進、排水方式比較原始,不利于單個池子進行獨立進、排水控制;種植池沒有防漏水、防滲透功能,池子內水分容易流失,不利于節水。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水生植物隔離種植池,便于生產操作及人員通行,池內水分不易流失。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水生植物隔離種植池,其不同之處在于:其包括由隔離墻間隔而成的多列種植池,所述隔離墻包括磚砌體,所述磚砌體的兩側面設置有20毫米厚的防水砂漿二次抹面層,磚砌體的頂部設置有100毫米厚的C20碎石砼壓頂層,所述種植池的底部依次鋪設有素土碾壓層、80毫米厚的碎石墊層、80毫米厚的C20砼基礎墊層,每列種植池的一側均設置有下部中空的工間道,所述工間道和種植池之間設置有管口插有插管的彎管,抽出所述插管即可排水,工間道地勢較低端設置有集水井,所述集水井通過排水管連接并將水排出。
按以上技術方案,所述種植池的長度、寬度、深度分別為3m、2m、0.8m,所述工間道的寬度為1.5m,所述隔離墻的寬度為0.25m。
對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特點如下:
1)、該水生植物隔離種植池,每列種植池的一側均設置有工間道,便于生產操作及人員通行;
2)、該水生植物隔離種植池,工間道和種植池之間設置有彎管且工間道下部中空,便于排水;
3)、該水生植物隔離種植池,種植池的底部和隔離墻結構保證了種植池內水分不易流失,利于節水;
4)、該水生植物隔離種植池,種植池底部的結構保證了種植池內植物根系不會延伸至相鄰池子而導致各個種植品種之間串種變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截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部分結構示意圖;
其中:?1-種植池、2-素土碾壓層、3-碎石墊層、4-C20砼基礎墊層、5-隔離墻、6-工間道、7-插管、8-彎管、9-集水井、10-排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請參考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水生植物隔離種植池,其包括由隔離墻5間隔而成的多列種植池1,所述隔離墻5包括磚砌體,所述磚砌體的兩側面設置有20毫米厚的防水砂漿二次抹面層,磚砌體的頂部設置有100毫米厚的C20碎石砼壓頂層,所述種植池1的底部依次鋪設有素土碾壓層2、80毫米厚的碎石墊層3、80毫米厚的C20砼基礎墊層4,每列種植池1的一側均設置有下部中空的工間道6,所述工間道6和種植池1之間設置有管口插有插管7的彎管8,抽出所述插管7即可排水,工間道6地勢較低端設置有集水井9,所述集水井9通過排水管10連接并將水排出。
優選的,所述種植池1的長度、寬度、深度分別為3m?、2m?、0.8m,所述工間道6的寬度為1.5m,所述隔離墻5的寬度為0.25m。
請參考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兩列種植池1間設置一條工間道6,工間道6下部中空,兼做排水用,需要排水時種植池1中水排入工間道6下部,工間道6地勢較低端設置集水井9,通過排水管10連接將水排出。
請參考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種植池進水采用管道給水,每個種植池可以單獨控制;排水方式為在種植池與工間道之間設置彎管,種植池內彎管頂部高出種植土面層少許,管口插入插管,插管頂部高出種植池內水面,需要排水時抽出插管,種植池內的水即可從彎管溢出。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平面布局更為合理化,方便生產操作,并且合理利用工間道進行進、排水統一設置,達到進、排分離的效果;種植池底部硬化,每個種植池都是相對獨立的空間,不同品種之間不會串種;隔離墻寬度根據不同品種的植物冠幅進行設置,保證其生長空間;種植池采用防漏水、防滲透技術處理,最大限度的保證池內水分不流失,達到節水效果。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用于種植莼菜、菱角等水生植物。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做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的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現代都市農業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武漢現代都市農業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3079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