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位油槽的進油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26337.5 | 申請日: | 2013-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55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吳國忠;吳玉生;李鉑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88/54 | 分類號: | B65D88/54 |
| 代理公司: | 廈門龍格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鐘毅虹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位 油槽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高位油槽設備,特別指高位油槽的進油結構。
背景技術
高位油槽主要包括進油結構、出油結構、溢流口、放凈口及液位報警系統等,當系統的油位達到低位時,報警系統自動補油,到達高位時停止補油,同時定期通過放凈口對油槽底部沉淀的雜質進行清理,保證燃油在使用過程中的品質。在現行的高位油槽中,進油結構的進油口一般都設置在油槽的上端,并通過一條直管通向油槽的底部,補充的新油通過該口從油槽的底部開始補油,直至達到高位檢測點為止。通過這種進油結構對油槽進行補油會存在以下缺點:
當系統對油槽開始補油時,油通過進油口由直管通向油槽底部,而沉淀在油槽底部的雜質會因為補進新油的沖擊力,把底部的雜質重新擾動起來,并通過出油口把雜質帶到使用設備中,影響設備的燃油使用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位油槽進油結構。該結構可以解決因進油對油槽底部雜質擾動而帶來的影響燃油使用品質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
一種高位油槽的進油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油結構包括固定在高位油槽上端面的進油口和設置在高位油槽內的補油口,一置于高位油槽內的輸油管連通進油口和補油口,所述輸油管由一直通管和一彎管組成,所述直通管連接進油口,所述彎管連接補油口。
進一步,所述進油口頂端部設置有法蘭。??
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點在于:
本實用新型通過彎管改變進油的方向,進而由補油口進行補油并改變油的方向,使油朝向上方向通過補油口補充到高位油槽中。整個過程中,處于高位油槽底部的剩余油沒有受到新補油的沖擊,沉淀在高位油槽底部的雜質也沒有被擾動。有效避免因補油導致油槽底部雜質受擾動而影響燃油的使用品質。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高位油槽的進油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1和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的高位油槽的進油結構,所述進油結構包括焊接固定在高位油槽(6)上端面的進油口(1)和設置在高位油槽(6)內的補油口(4),還包括設置在高位油槽(6)底部的放凈口(5)。所述進油口(1)頂端部設置有法蘭。
一置于高位油槽(6)內的輸油管連通進油口(1)和補油口(4)。所述輸油管由一直通管(2)和一彎管(3)組成,所述直通管(2)連接進油口(1),所述彎管(3)連接補油口(4)。本實用新型通過彎管(3)改變進油的方向,以使油朝向上方向通過補油口(4),最終由補油口(4)進行補油。
補油過程的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當高位油槽(6)的報警液位計檢測到油位達到底位時,補油系統啟動給油槽補油,此時油通過進油口(1)頂端部的法蘭進入,通過進油口(1),之后進入高位油槽(6)內部的直通管(2)到達底部,再通過彎管(3),改變油的方向,使油朝向上方向通過補油口(4)補充到高位油槽(6)中。整個過程中,處于高位油槽(6)底部的剩余油沒有受到新補油的沖擊,沉淀在高位油槽(6)底部的雜質也沒有被擾動。根據設備的維護情況,定期通過放凈口(5),把高位油槽(6)底部帶有雜質的油進行清理,保證使用油的品質。
從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廈門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2633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