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便攜式中藥制劑的盛裝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22741.5 | 申請日: | 2013-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959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迅;劉維華;劉莉;陸承榜;吳睿;謝紹光;楊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陽德昌祥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J1/00 | 分類號: | A61J1/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趙彥棟 |
| 地址: | 550001 貴州省***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攜式 中藥 制劑 盛裝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攜式中藥制劑的盛裝結構,屬于藥物盛裝載體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中藥為中國傳統中醫特有藥物,其隨著只要技術的快速發展已有原本單一的湯劑、粉劑向濃縮液、膠囊、糖衣顆粒等劑型轉變。現有顆粒劑的盛裝多采用瓶裝或板裝;但對于中藥制顆粒劑或膠囊劑來說,因單次服用多為兩粒以上,瓶裝或板狀分別存在以下問題:
瓶裝,攜帶不便,每次取藥需倒在手上數相關服用量,服用不便,且多倒出的藥物需放入原瓶,這樣不僅易使整瓶藥品被氧化、變質,而且多倒出的藥物在手中被污染后又倒入瓶中會使瓶中藥物受到污染;
板狀,攜帶也具有一定不便性,因中藥單次服用量大,而現有板狀盛藥凹槽內均為單粒裝,所以需多次按壓才能完成藥物的獲取,服用較費時、不便。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適合于中藥顆粒劑、使用方便、快捷、合理、衛生的便攜式中藥制劑的盛裝結構,可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中藥制劑的盛裝結構,它包括藥物盛藥板,在藥物盛裝板上開設有兩個以上的盛藥凹槽,在盛藥凹槽外覆蓋有封裝膜,在藥物盛裝板上設有壓槽。
在每個一個盛藥凹槽內盛裝有單次服用劑量的藥劑,其藥劑的數量為兩個以上。
?所述的藥劑為丸劑、顆粒劑或膠囊劑。
與現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中藥制的丸劑、顆粒劑或膠囊劑用量大、不易攜帶的特點制作出一種適合中藥制劑的盛藥板,其是將現有的盛藥板上的單粒盛藥凹槽擴大,使其按中藥的單次用量進行設計,并將其密封,使用時打開盛藥板上的其中一個盛藥凹槽的密封即可取出該口服用量,完成該次該劑量用藥。相對現有的瓶裝方式可以避免其內的剩余藥物氧化、多余藥物倒回后的污染;相對單顆粒盛裝藥物取藥更加快捷方便。在藥物盛裝板上設有壓槽,這樣在服用過程中就可按當天服用量掰取相對區域,使攜帶更加方便,同時對服用完的部分可以掰除。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機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所示,藥物盛藥板1的制備與材質與現有相同,在藥物盛裝板1上開設有兩個以上的盛藥凹槽2,在制作盛藥凹槽2時,需根據該藥物的單次服用量進行設計,確保藥物的單次用量能放入同一個盛藥凹槽2內,因其是藥劑4為中藥制劑,因此每次服用的數量為兩顆以上,其所述的藥劑4為丸劑、顆粒劑或膠囊劑。在完成盛藥凹槽2內藥物的盛裝后,在盛藥凹槽2外覆蓋有封裝膜3,使用時打開盛藥板上的其中一個盛藥凹槽的密封即可完成該次該劑量用藥。
為方便攜帶,在藥物盛裝板1上設有壓槽5,這樣即可以根據實際用量情況掰取外出所服用量,也可以對使用后的空殼部分進行去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陽德昌祥藥業有限公司,未經貴陽德昌祥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2274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馬達體軸向孔系加工新型夾具
- 下一篇:一種零件加工夾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