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三維模擬油藏剩余油飽和度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22030.8 | 申請日: | 2013-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140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白艷麗;王善堂;劉廷峰;宋丹;劉冬青;何亭;黃志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藝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21B49/08 | 分類號: | E21B49/08 |
| 代理公司: | 濟南日新專利代理事務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慶田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維 模擬 油藏 剩余 飽和度 測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熱采工藝室內試驗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三維模擬油藏剩余油飽和度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在利用實驗室三維物理模擬裝置開展水驅、化學驅、蒸汽吞吐、蒸汽驅等技術驅替實驗后,需要對驅替后模擬油藏的剩余油在模型內的分布情況進行分析,確定不同位置的剩余油飽和度含量,為分析實驗效果、驅替規律等提供依據,也為該技術應用于不同區塊的方案制定提供保障奠定基礎。現有技術中針對實驗室對模擬油藏的含油飽和度的測量(監測)主要分兩種。第一種是在模型本體上安裝監測探頭進行在線監測(主要應用于二維和管式模型);第二種是采用CT掃描技術。對于第一種方法實時監測技術主要適用于常溫常壓下的管式或二維模型,不適用于高溫高壓下的三維模型。第二種方法適用面積于小于(1000×1000mm)平板模型,不適用于較大的模型,尤其是三維模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三維模擬油藏剩余油飽和度測量裝置,它能夠有效地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采用三維模擬測量裝置及方法,可以開展驅替后模擬油藏的剩余油在模型內的分布情況進行分析,確定不同位置的剩余油飽和度含量,為分析實驗效果、驅替規律等提供依據,也為該技術應用于不同區塊的方案制定提供保障奠定基礎。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該三維模擬油藏剩余油飽和度測量裝置,包括恒溫箱、干餾桶、集液管,所述干餾桶縱向立于恒溫箱內并至少設置一個,所述干餾桶的底部連接至恒溫箱外側的集液管上,所述恒溫箱內的干餾桶周圍設置有加熱爐。
所述恒溫箱內部還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通過設置在恒溫箱外壁的接線端子排連接至恒溫箱外部的溫控儀。
所述干餾桶底部通過冷卻管連接在集液管上,所述冷卻管位于恒溫箱外部,并且冷卻管其中上端連接在恒溫箱底面,下端通過密封塞密封連接在集液管上口。
所述冷卻管整體縱向穿過冷卻池,并在穿過連接處設置密封裝置,所述冷卻池上設置進水管和出水管。
所述恒溫箱內還設置有用來穩定干餾桶的穩定板,所述穩定板周邊固定在恒溫箱內壁上。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含油飽和度場圖從視覺上直觀的體現了含油飽和度變化趨勢,色彩鮮明、一目了然。
2、經過冷卻的油水液體進入集液管中,集液管刻有體積刻度,從集液管上可以初步讀出干餾出的油水總體積、水的體積,從而得到油的體積,該方法所得的油體積存在誤差,需通過誤差曲線對油的體積進行修正。
3、可以開展驅替后模擬油藏的剩余油在模型內的分布情況進行分析,確定不同位置的剩余油飽和度含量,為分析實驗效果、驅替規律等提供依據,也為該技術應用于不同區塊的方案制定提供保障奠定基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三維模擬油藏剩余油飽和度測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恒溫箱;2、加熱爐;3、干餾桶;4、溫度傳感器;5、接線端子排;6、溫控儀;7、冷卻池;8、冷卻管;9、密封塞;10、集液管;11、進水管;12、出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配合附圖說明如下,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之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藝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藝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220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綜掘機機載噴霧裝置及綜掘機
- 下一篇:一種抗干擾壓力變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