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納米ta-C鍍層手術刀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21551.1 | 申請日: | 2013-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348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健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健生 |
| 主分類號: | A61B17/3211 | 分類號: | A61B17/3211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湯喜友 |
| 地址: | 510530 廣東省廣州市高新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納米 ta 鍍層 手術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手術刀,具體涉及一種供微創手術使用的納米ta-C鍍層手術刀。
背景技術
????微創手術是指利用腹腔鏡、胸腔鏡等現代醫療器械及相關設備進行的手術,近十幾年來,微創手術因其創口小、疼痛輕、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出血少的五大優點而得到廣泛的應用。具體地,微創手術是在病人的患部開一個約1cm的小切口,沿此切口植入一個帶有微手術攝錄系統的微細導管,通過攝錄系統將病變區組織放大幾十倍并清晰地投射到電視監視器上,再利用微型手術刀將病變組織切除。微創手術在降低病人疼痛、減少出血方面有積極的意義,但由于目前微創手術使用的手術刀是采用減小手術工具的尺寸以及提高手術工具的強度來減少流血、減輕疼痛,仍然不能達到明顯減少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及減輕病人痛苦的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納米ta-C鍍層手術刀,使用該手術刀進行手術的過程中出血量少、刀具耐磨性好,切割組織效率高。。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納米ta-C鍍層手術刀,其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為正八棱柱體,正八棱柱體的棱角設倒圓,手柄的前端固定連接刀片,所述刀片呈鐮刀形,所述刀片包括不銹鋼基體和覆蓋在不銹鋼基體上的納米級ta-C薄膜層。
所述刀片的兩個弧形側邊均為刀刃。
所述刀片與手柄構成的夾角為15°。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的手柄為六棱柱,且棱角設倒圓,方便使用者旋轉手術刀且手術刀不會輕易脫落。
2、本實用新型的刀片呈鐮刀形,且在強度高的不銹鋼基體上覆蓋了納米級ta-C薄膜層,與人體組織的相溶性好,且硬度高、耐磨性能好、致密性高,能夠減少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減輕細胞的損傷,從而減輕病人的痛苦;再者,鐮刀形的刀片鋒利度好且能夠方便醫生切割大小不同的部位,增加了刀片的功能,而且刀片的兩個弧形側邊均為刀刃,在手術時能夠向內切或者向外切,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減輕病人痛苦。
3、刀片與手柄構成的夾角為15°,能夠適合在視野較小、顯著不佳的情況下處理肌肉細胞。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3為圖1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的納米ta-C鍍層手術刀包括手柄1和刀片2。所述手柄1為正八棱柱體,正八棱柱體的棱角設倒圓1a。手柄1的前端固定連接刀片2,所述刀片2呈鐮刀形,所述刀片2包括不銹鋼基體2a和覆蓋在不銹鋼基體2a上的納米級ta-C薄膜層2b,如圖2所示。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為了增加了刀片2的功能,提高工作效率,所述刀片2的兩個弧形側邊均為刀刃。
作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為了在視野較小、顯著不佳的情況下準確處理肌肉細胞,所述刀片2與手柄1所構成的夾角為15°。
上述實施方式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基礎上所做的任何非實質性的變化及替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健生,未經李健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2155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