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速路橋溫度濕度感應警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21420.3 | 申請日: | 2013-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918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家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宋濤 |
| 主分類號: | G05D27/02 | 分類號: | G05D2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200 山東省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速路 溫度 濕度 感應 警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速公路、橋路面狀態監測預警裝置,特別是高速路橋溫度濕度感應預警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南方地區冬季有雨雪時,高速公路上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而這種交通事故往往易發生在有橋的路段。究其原因,南方地區冬季不像北方地區溫度很低,當下雨雪時,雨雪落到地面,地溫還比較高,雨雪水不能馬上結冰,雖然有水,但地面還不是太滑;而有橋的地方,由于橋的下方是空的,所以溫度較低,當雨雪水落到這部分時,很容易結冰。在高速公路上,車輛行駛的速度都較快,司機師傅還沒看清路況發生變化時,危險可能就發生了。還有就是在雨雪天氣下,路面與車輪之間的摩擦力較小,此時剎車距離就會明顯變大,車輛的操控性降低,因此在雨雪天氣甚至是路面較為潮濕積水的情況下,及時對駕車司機預警提示行車安全顯得較為必要,這樣不僅會有利于保持道路暢通,更為重要的是保障了生命財產的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高速路橋溫度濕度感應報警裝置,通過設置的溫度濕度感應器對高速公路、橋的表面濕度和積水狀況進行監測,并及時向駕車司機警報,提示減速慢行,從而提高了高速公路、橋駕車行駛的安全性,降低事故發生率。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高速路橋溫度濕度感應報警裝置,包括設置有密封防水殼的溫度濕度感應器、控制電路、設置有顯示驅動裝置的顯示屏、蓄電池以及太陽能電池,所述控制電路包括信息處理器、電源控制開關以及測試工作切換開關,所述電源控制開關、顯示模式轉換裝置以及測試工作切換開關向信息處理器輸出控制命令信息,所述溫度濕度感應器向信息處理器輸出溫度濕度數據,所述顯示屏接受信息處理器的顯示信息,所述蓄電池或者太陽能電池為溫度濕度感應器、控制電路、顯示屏、信息處理器、電源控制開關以及測試工作切換開關供電。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高速路橋溫度濕度感應報警裝置,通過設置的溫度濕度感應器以及顯示屏,能夠對高速公路、橋路面狀況如積水等進行監控并及時反饋給駕駛員予以警示,從而為高速公路、橋上的駕駛提供便利,路況采集效率高,準確性好,使用便利,設備穩定性好,同時有效地提高了高速公路、橋駕車的安全性,同時通過對溫度濕度感應器進行防水處理,提高了設備的防水性和環境適應能力,從而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建設和維護成本。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高速路橋溫度濕度感應報警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高速路橋溫度濕度感應報警裝置還包括穩壓濾波裝置和充電器,所述穩壓濾波裝置連接到信息處理器,所述太陽能電池和充電器連接到穩壓濾波裝置,所述蓄電池連接到充電器。本改進通過設置的穩壓濾波裝置和充電器,通過太陽能電池為蓄電池充電,既有利于保持蓄電池電路穩定充足,提高電池的續航能力,同時還有利于降低報警裝置對外接電源的要求,降低運行能耗和使用成本。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高速路橋溫度濕度感應報警裝置的又一種改進,所述高速路橋溫度濕度感應報警裝置還包括串行通訊接口,所述串行通訊接口連接到信息處理器。本改進通過設置的串行通訊接口,便于報警裝置進行信息傳輸,實現聯機監控,提高對區域范圍內的多點監控能力,提高了系統監控的效果,為駕車行駛提供了方便。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高速路橋溫度濕度感應報警裝置的又一種改進,所述高速路橋溫度濕度感應報警裝置還包括電源指示燈,所述電源指示燈連接到信息處理器。本改進通過設置的電源指示燈,對電源的電路狀態進行指示,從而便于對報警裝置的電源狀態和運行續航能力進行評估預警,不僅便于合理規劃設備使用,還便于對報警裝置的狀態進行監控評估,便于維護。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高速路橋濕度溫度感應報警裝置,結構簡單穩定,使用方便,系統運行穩定,使用壽命長,對路橋路況采集準確,采集效率高,與駕駛員通訊方便,數據傳輸效率高,有效地提高了高速路、橋在雨雪等天氣下駕車的安全性,并且具有能耗低,使用安全性好的有點。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公開的高速路橋溫度濕度感應報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宋濤,未經宋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2142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