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改造壓縮機輔機換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21202.X | 申請日: | 2013-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745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蔡立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錦云泰氣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7/16 | 分類號: | F28D7/16;F28F9/02 |
| 代理公司: | 山東清泰律師事務所 37222 | 代理人: | 聶磊 |
| 地址: | 266108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造 壓縮機 換熱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冷卻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將經過壓縮機壓縮后升溫的氣體進行冷卻降溫的列管式換熱器。
背景技術
氣體生產過程中常常包括氣體的傳輸、純化、壓縮、液化、干燥等步驟,氣體在經過壓縮機壓縮后,會產生大量的熱量,伴隨氣體溫度的急劇上升,比如30℃的二氧化碳氣體在經過DW45/40型無油潤滑氣體壓縮機的壓縮后,溫度會上升至160℃。這種溫度較高的氣體容易吸水,吸水后將給后續的干燥工序增加功耗,因此,在壓縮工序后常常緊跟冷卻降溫步驟,在空氣壓縮機中也常常安裝有輔機換熱器,完成對壓縮后升溫氣體的降溫工作。
現有技術中的換熱器有列管式、板式、容積式等種類,其中列管式換熱器由于其換熱面積大、降溫效率高而被普遍采用。但由于進入換熱器的氣體和流出換熱器的冷凝液溫度高,為避免燙傷,同時也為節約設備空間和確保設備安全,大多數列管式換熱器的列管都被埋在地下。
現有技術中的壓縮機輔機換熱器存在下列問題,由于被埋在地下,影響冷凝液的散熱,冷凝液消耗較大,冷凝液出口的溫度較高,氣體的冷凝效果不好,氣體容易吸水,吸水后將給后續的干燥工序增加功耗。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對壓縮機輔機換熱器進行改造,提高其冷卻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改造壓縮機輔機換熱器,包括封頭、殼體、列管和支架,列管位于殼體的內部,并且列管和殼體水平放置;支架位于殼體的下方,封頭位于殼體的左右兩側;兩側封頭上分別設置換熱器氣體入口和換熱器氣體出口,殼體下部設置冷凝水入口,殼體上部設置冷凝水出口,換熱器氣體入口與換熱器氣體出口通過列管相連,冷凝水入口與冷凝水出口通過列管與殼體之間的殼程相連。
優化的,支架與地面接觸的底面上設置基座。
優化的,列管在殼體內從內到外成直徑逐漸增大的圓環狀排列,在列管圓環外側設置固定圈。
優化的,列管的數量高于35根。
工作時,氣體經過壓縮機氣體入口進入壓縮機,經過壓縮后,溫度升高,然后通過壓縮機氣體出口、換熱器氣體入口進入換熱器;換熱器在支架和基座的支撐下,其底面離開地面一定距離,每一圈列管的內外側都有一個固定圈進行固定和支撐,提高了換熱器的安全性;換熱器周身則與大氣接觸,冷凝水在列管與殼體之間的殼程中流動時,一方面與熱的壓縮氣體交換熱量而溫度升高,另一方面與殼體外界的空氣進行熱量交換而有利于散熱,進而提高了冷凝液與壓縮氣體之間的換熱效率;同時列管的數量高于35根,增大了換熱面積,提高了換熱效率。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改造壓縮機輔機換熱器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過機架和基座的支撐,增強了散熱器的散熱效果,提高了冷凝液與壓縮氣體之間的換熱效率,有利于壓縮氣體溫度的進一步降低,降低了壓縮氣體的吸水性,從而減少了干燥氣體的能耗,有利于節約資源;2、通過設置固定圈,每一圈列管的內外側都有一個固定圈進行固定和支撐,提高了換熱器的安全性;3、列管的數量高于35根,增大了換熱面積,有利于壓縮氣體溫度的降低,提高換熱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改造壓縮機輔機換熱器的整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換熱器列管的剖視圖。
1、壓縮機氣體入口;2、壓縮機;3、壓縮機氣體出口;4、封頭;5、換熱器氣體入口;6、殼體;7、列管;8、冷凝水出口;9、換熱器氣體出口;10、支架;11、基座;12、冷凝水入口;13、固定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
本實施方式提供的改造壓縮機輔機換熱器,包括封頭4、殼體6、列管7和支架10,列管7位于殼體6的內部,并且列管7和殼體6水平放置;支架10位于殼體6的下方,封頭4位于殼體6的左右兩側;兩側封頭4上分別設置換熱器氣體入口5和換熱器氣體出口9,殼體6下部設置冷凝水入口12,殼體6上部設置冷凝水出口8,換熱器氣體入口5與換熱器氣體出口9通過列管7相連,冷凝水入口12與冷凝水出口8通過列管7與殼體6之間的殼程相連。
支架10與地面接觸的底面上設置基座11。
列管7在殼體6內從內到外成直徑逐漸增大的圓環狀排列,在列管7圓環外側設置固定圈13。
列管7的數量為37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錦云泰氣體有限公司,未經青島錦云泰氣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2120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交叉帶小車連接裝置
- 下一篇:小角度溜槽防堵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