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建筑用防滑型以鋼代木主付龍骨組合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20015.X | 申請日: | 2013-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886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呂新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呂新杰 |
| 主分類號: | E04G11/48 | 分類號: | E04G11/48;E04G17/00;E04G25/08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066600 河北省秦皇島***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建筑 防滑 鋼代木主付 龍骨 組合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用防滑型以鋼代木主付龍骨組合結構,更具體的說,尤其涉及一種主付龍骨上均設置有防滑層的主付龍骨組合結構。
背景技術
建筑工程過程中,水平水泥板的澆鑄是在模板支撐上進行的,模板支撐有主龍骨和付龍骨組成。由于水平水泥板的澆鑄工程量十分巨大,要求主付龍骨能多次重復利用,并可保證澆鑄出的水平水泥板的質量。但現有模板支撐中的付龍骨一般為木方,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木材,而且木材能重復使用的次數也較少。在使用的過程中,木材容易吸水和受潮,多次使用之后就會發生變形,不能重新利用,造成很大的浪費。既然木質材料具有諸多弊端,為什么不用鋼質來替代木質的付龍骨呢?
究其原因,這是由于鋼質的付龍骨放置到鋼質的主龍骨上之后,形成鋼與鋼的接觸面,接觸面之間的摩擦系數十分小,極易造成付龍骨在主龍骨上滑動,非常容易地造成安全事故,所以在目前的施工中基本無人敢使用鋼龍骨。專利號為CN201120017859.1、實用新型名稱為快拆建筑模板支撐托架的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主龍骨和次龍骨(即本專利文件中所說的付龍骨)均采用方形鋼管的模板支撐托架,其為了避免主次龍骨的鋼質面直接接觸,而是在主次龍骨搭接處設置有搭扣41、51,由于搭扣容易發生損壞和變形,會影響工程質量,這種結構形式的模板支撐在實際工程中使用較少。在實際的工程過程中,較多采用的結構仍是付龍骨采用方木,將付龍骨直接擺放與主龍骨之上,因為木質的付龍骨與鋼質的主龍骨接觸面具有較大的摩擦系數,穩定性好,且能保證水平水泥板的質量。
專利號為CN201120126001.2、實用新型名稱為“多功能組合支架”的實用新型專利文件,其公開的橫向頂梁31和縱向頂梁32是通過連接件2連接在一起的,縱向頂梁的端部設置有固定裝置321,以便實現橫向頂梁31和縱向頂梁32的固定連接。該技術方案中,雖然橫向頂梁31和縱向頂梁32均采用鋼質材料,其也是通過特殊的連接結構連接在一起的;在使用的過程中,也極易發生連接處的損壞,影響工程質量,而且連接安裝比較復雜,降低工作效率。
再者,專利號為CN201120017859.1和CN201120126001.2的專利文件中,為了變換主龍骨的長度,所公開的主龍骨是由外管和套在外管之中的內管組成的,內管可進行伸縮。由于內管和外管均采用方管,內管與外管通過四個面接觸配合;在工程過程中,如果外管受損變形或者內管表面腐蝕或粘附了灰水,會使得內管不能拔出或縮回,影響正常的使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的缺點,提供了一種主付龍骨上均設置有防滑層的建筑用防滑型以鋼代木主付龍骨組合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建筑用防滑型以鋼代木主付龍骨組合結構,包括多根主龍骨和多根付龍骨,主龍骨間隔設置,付龍骨置于主龍骨的上方;其特別之處在于:所述主龍骨和付龍骨均為鋼質材料,主龍骨與付龍骨相接觸的表面上設置有主防滑層,付龍骨上設置有與主防滑層相配合的付防滑層。
付龍骨放置于主龍骨的上表面上,主龍骨實現對付龍骨的支撐。主龍骨和付龍骨均采用鋼質材料,主龍骨與付龍骨相接觸的表面上通過主防滑層與付防滑層相配合,有效地增加了主龍骨與付龍骨之間的摩擦力,使得付龍骨采用鋼質材料與采用木方具有相同的使用效果,與采用木方的施工過程基本一致。
本實用新型的建筑用防滑型以鋼代木主付龍骨組合結構,所述主龍骨由外管和內管組成,外管的內部為空腔,內管可伸縮地置于外管的內部空腔中,外管上設置有可沿其長度方向移動的活節;內管的四個楞為弧形楞,內管與外管之間形成間隙空腔。
由于內管可沿外管的內部空腔進行伸縮,使得主龍骨可變換自身的長度,以適用于不同尺寸的水平水泥板的澆鑄。外管上的活節實現對付龍骨的支撐。由于內管的四個角為弧形楞,就在外管與內管之間形成了間隙空腔,由于間隙空腔的存在,即使外管發生局部變形或內管的外表面附著有灰水,也不會影響內管的自由伸縮。
本實用新型的建筑用防滑型以鋼代木主付龍骨組合結構,所述主防滑層和付防滑層為防滑漆涂層、防滑橡膠層或防滑塑膠層。主防滑層和付防滑層可通過涂敷防滑漆的形式來形成,還可通過粘貼防滑橡膠或塑膠的形式來形成。
本實用新型的建筑用防滑型以鋼代木主付龍骨組合結構,所述主防滑層僅設置于主龍骨的上表面上或者主龍骨的上下兩個表面上均有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建筑用防滑型以鋼代木主付龍骨組合結構,所述付防滑層設置于付龍骨的整個下表面、付龍骨下表面上與主龍骨相接觸的區域或者付龍骨上下兩個表面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呂新杰,未經呂新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2001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