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超低壓、負壓——進、補汽式汽輪機汽缸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17625.4 | 申請日: | 2013-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756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馬曉飛;吳林林;周玉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D25/24 | 分類號: | F01D25/24;F01D25/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豪靖 |
| 地址: | 310022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低壓 補汽式 汽輪機 汽缸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輪機汽缸,具體為適用于PTA裝置超低壓/負壓進補汽條件并滿足裝置切換需要的汽缸。
背景技術
通常,汽輪機按照蒸汽參數(壓力和溫度)分為低壓汽輪機、中壓汽輪機、高壓汽輪機、超高壓汽輪機、亞臨界壓力汽輪機、超臨界壓力汽輪機、超臨界壓力汽輪機等。
當前汽輪機參數逐步向兩個極端化發展:以燃煤鍋爐為熱源的汽輪機逐步向高參數發展,新投建的1000MW等級大型火電廠多采用超超臨界壓力汽輪機;而節能減排余熱利用型應用領域,為了充分利用各種品質的余熱,汽輪機產品向著低品位方向拓展,國內市場上常見的多為中壓補汽凝汽式汽輪機或1.0Mpa左右低壓汽輪機,而對于0.5Mpa以下的超低壓補汽甚至負壓補汽作為汽輪機工作汽源的機組尚屬空白,使得低于0.5Mpa以下的蒸汽無法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100%利用低壓及負壓補汽超低壓、負壓——進、補汽式汽輪機汽缸及其工作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超低壓、負壓——進、補汽式汽輪機汽缸,它包括汽缸、轉子,其特征是汽缸由進補汽前汽缸和負壓補汽排汽缸組成,在進補汽前汽缸上設有主蒸汽口和低壓補汽口,且進補汽前汽缸內部設有兩個前導葉持環,進補汽前汽缸與前導葉持環形成超低壓補汽整流腔;所述的負壓補氣排汽缸上設有負壓補氣口及排汽口,在負壓補氣排汽缸內部設有四個后導葉持環,各個后導葉持環之間設有疏水槽,負壓補氣排汽缸與后導葉持環形成負壓補汽整流腔。這種結構的特點是利用兩個補汽口導入低壓和負壓補汽,使之與主蒸汽混合后做功,已達到回收能源的目的。
為了提高低壓補汽與主蒸汽的混合效果,所述的低壓補汽口設置在兩個前導葉持環之間。
為了方便控制汽輪機,所述的主蒸汽口上設有主調節汽閥。
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上述超低壓、負壓——進、補氣式汽輪機汽缸的工作方法,其特征是使用四路汽源,分別為熱備蒸汽、主蒸汽、低壓補汽和負壓補汽,工作時分為以下步驟:a.啟動,使用熱備蒸汽,通過主蒸汽口進入汽輪機并通過主調節汽閥調整完成汽輪機升速過程,機組升負荷,并使裝置發生反應;b.引入補汽,裝置發生反應后,主蒸汽、低壓補汽和負壓補汽相繼產生,首先通過控制器控制逐步引入負壓補汽,此時為維持汽輪機的運行功率,主調節汽閥在調速器的控制下,自動逐步關小;待負壓補汽完全切入后,可開始引入低壓補汽汽源,通過控制低壓補汽調節閥的開度,來對補汽汽源進行控制,同時穩定補汽調節閥的閥前壓力,引入低壓補汽的同時,主調節汽閥繼續關小,直至2.5S補汽完全切入;c.切換,裝置負荷運行一段時間后達到一定程度后,各類副產蒸汽產量均運行正常,對熱備蒸汽需求減小,根據主調節汽閥后壓力數據,并通過切換閥對主調節汽閥前壓力進行減壓控制,壓力低于主蒸汽壓力時即可引入主蒸汽,并逐步切除熱備蒸汽;d.運行,裝置運行過程中負壓補汽和低壓補汽流量繼續增大/減小時,根據裝置需求增加或減小負壓補汽和低壓補汽的蒸汽量,在滿足管網需求的情況下,讓補汽全部進入汽輪機做功,同時為使功率達到要求,主調節汽閥相應開小/開大;e.停機,依次關閉低壓補汽、負壓補汽和主蒸汽直至汽輪機功率為0,然后關閉所有閥門。其中所述的熱備蒸汽為1.0MPa(g)蒸汽,所述的主蒸汽為0.38MPa(g)蒸汽,所述的低壓補汽為0.25MPa(g),所述的負壓補汽為-0.03MPa(g).
本實用新型創造性的將低壓、負壓補汽引入汽缸膨脹做功,充分挖掘了工業廢熱的潛力,并通過無擾動切換技術克服了啟動工況與正常運行蒸汽切換的難題,設置疏水槽解決了超低壓/負壓蒸汽膨脹后含濕量大的問題,使得工業余熱變費為寶,實現了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同時,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適用性強,實現了低品位蒸汽利用的全覆蓋,可以在多個相關領域推廣使用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得到的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1762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燃煤鍋爐的上煤機
- 下一篇:一種帶整流翅片的引射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