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無勒痕織帶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15430.6 | 申請日: | 2013-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735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吳美貌 | 申請(專利權)人: | 捷輝(福建)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D9/00 | 分類號: | D04D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勒痕織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無勒痕織帶;屬于紡織領域。
背景技術
織帶是以各種紗線為原料制成狹幅狀織物或管狀織物;廣泛用于服飾、鞋材、箱包、工業、農業、軍需和交通運輸等各產業領域中;由于應用的不同,現有的織帶結構種類繁多,織物結構有平紋、斜紋、緞紋、提花、雙層、多層、管狀和聯合組織;目前,織帶各個位置的寬度都是一致的,而且厚度都比較薄,使用在手提袋和背包上作為提拉帶和背帶時,與織帶接觸的人體部位受力面積大,容易在手上和肩膀上出現勒痕,給使用者造成疼痛感。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時不會給人體部位造成壓迫感的無勒痕織帶。
(二)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無勒痕織帶,包括織帶本體;所述織帶本體由經紗線和緯紗線交叉編織組成,所述經紗線從織帶本體的首端編織到尾端;織帶本體包括間隔排列的寬帶段和窄帶段;寬帶段和窄帶段連接處的兩邊設置為圓弧連接角;所述寬帶段處設置為厚帶段;所述窄帶段處設置為薄帶段;所述寬帶段寬度大于窄帶段;所述厚帶段厚度大于薄帶段。
作為優選,所述圓弧連接角為內弧狀。
進一步地,所述厚帶段的經紗線的密度大于其它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厚帶段內部設置有填充物。
再進一步地,所述填充物由海綿、棉花和海綿夾層布中的一種及一種以上構成。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相比較與現有技術,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無勒痕織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通過增加織帶和人體接觸部位處的寬度和厚度,減緩了使用者接觸部位的壓迫感,使用時不易產生勒痕,使用舒適;經紗線從織帶本體的首端編織到尾端韌性好,不易拉斷。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由下述的具體實施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無勒痕織帶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1-經紗線;2-緯紗線;3-窄帶段;4-厚帶段;5-圓弧連接角;6-薄帶段;?7-寬帶段。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無勒痕織帶,包括織帶本體;所述織帶本體由經紗線1和緯紗線2交叉編織組成,所述經紗線1從織帶本體的首端編織到尾端;織帶本體包括間隔排列的寬帶段7和窄帶段3;寬帶段7和窄帶段3連接處的兩邊設置為圓弧連接角5;所述寬帶段7處設置為厚帶段4;所述窄帶段3處設置為薄帶段6;所述寬帶段7寬度大于窄帶段3;所述厚帶段4厚度大于薄帶段6。
其中,所述圓弧連接角5為內弧狀;所述厚帶段4的經紗線1的密度大于其它位置;所述厚帶段4內部設置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由海綿、棉花和海綿夾層布中的一種及一種以上構成。????
本實用新型的無勒痕織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通過增加織帶和人體接觸部位處的寬度和厚度,減緩了使用者接觸部位的壓迫感,使用時不易產生勒痕,使用舒適;經紗線從織帶本體的首端編織到尾端韌性好,不易拉斷。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捷輝(福建)紡織有限公司,未經捷輝(福建)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154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