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速度和長度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14811.2 | 申請日: | 2013-04-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040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大衛·K·W·萊西 | 申請(專利權)人: | 奧瑞克(蘇州)精密測量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P3/54 | 分類號: | G01P3/54;G01B11/0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速度 長度 測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線性測量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生產電池極片的速度和長度的儀器。
背景技術
在生產電池極片過程中往往需要測量電池極片的生產速度和長度,現有的測速及測長裝置一般都需要有電機及編碼器配合起來才能使用。編碼器連接在電機的傳動軸上,在電動機工作、傳動軸轉動時,編碼器就會輸出脈沖,PLC或計數器收到脈沖,根據傳動軸的轉速和在單位時間內收到的脈沖總量,速度就可以測量出來,根據脈沖量與導輥的半徑就可以計算出測量物體的長度。現有的設備必須要在電機上裝上聯軸器以便安裝編碼器,但是測量時現場設備一般不會允許進行改動,這樣重新布線就會造成操作上的不便,相應地也增加了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無需改變現場設備,具有實時性、使用方便快捷、成本較低的速度和長度測量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速度和長度測量裝置,包括出料機構、測量機構和收料機構;測量機構包括支架和鉸鏈在支架上的圓柱形的導向輥,沿著所述導向輥的圓周均勻開設有多個測量孔,在所述測量孔相對應的位置裝設有光電開關,所述光電開關電連接嵌入式系統。
優選的,所述導向輥的數量為兩個。
優選的,所述光電開關安裝在所述導向輥的下方。
優選的,所述測量孔的數量為三十個。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在測量現場只需增加一個測量機構,操作方便,無需重新布線,成本較低。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測量機構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剖視圖。
其中:1.出料機構??2.測量機構??21.支架??22.導向輥??23.測量孔??
24.光電開關??25.嵌入式系統??3.收料機構??4.被測物體。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由圖1結合圖2所示,測量機構2包括支架21、圓柱形的導向輥22、測量孔23、光電開關24和嵌入式系統25;被測物體4從出料機構1中出來,經過兩根導向輥22由收料機構3收料;導向輥22鉸鏈在支架21上,一根導向輥22沿著圓周方向開設有三十個測量孔23,光電開關24裝設在導向輥22下方測量孔23相對應位置,光電開關24電連接嵌入式系統25。被測物體4從出料機構1到收料機構3由于摩擦力和張力會帶動導向輥22轉動,當光電開關24檢測到測量孔23時,會發出一個脈沖,由嵌入式系統25接收脈沖和計時。只需在生產現場增設測量機構2即可進行被測物體4的生產速度和長度測量,測量時具有實時性,并且操作簡單便捷,無需改變生產現場重新布線,減小成本。
計算長度和速度時,如果導向輥22等距加工n個測量孔23,這樣兩個相鄰的測量孔23之間的距離為d=2πr/n,其中r為導向輥22的半徑;當導向輥22轉動時,光電開關24測量到一個測量孔23就會向嵌入式系統25發出一個脈沖。在單位時間T內,嵌入式系統25記錄的脈沖數為N,那么長度為L=Nd,速度則為v=Nd/T。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理解,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奧瑞克(蘇州)精密測量系統有限公司,未經奧瑞克(蘇州)精密測量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1481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利用振動電容器測風速的裝置
- 下一篇:生石灰T60全自動智能測定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