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帶尾纖的波分復用的光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11665.8 | 申請日: | 2013-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644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榮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極致興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2 | 分類號: | G02B6/42;G02B6/293;H04B10/4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華烽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孫偉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桃源街道***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帶尾纖 波分復用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學元件、系統或儀器,尤其涉及光學元件、系統或儀器中的一種基于帶尾纖的波分復用的光模塊。
背景技術
光模塊(transceiver?module),由光電子器件、功能電路和光接口等組成,光電子器件包括發射和接收兩部分。發射部分是:輸入一定碼率的電信號經內部的驅動芯片處理后驅動半導體激光器(LD:Laser?Diode)或發光二極管(LED)發射出相應速率的調制光信號,其內部帶有光功率自動控制電路,使輸出的光信號功率保持穩定。接收部分是:一定碼率的光信號輸入模塊后由光探測二極管轉換為電信號。經前置放大器后輸出相應碼率的電信號。簡單的說,光模塊的作用就是光電轉換,發送端把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通過光纖傳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
光模塊組件部分現有雙纖和BIDI?(BIDI:?binary?direction,單纖雙向)兩種結構,BIDI結構用發射45度波片與接收0度波片將發射與接收的波長隔離開,實現單纖雙向傳輸,BIDI結構對于發射與接收兩種波長相隔較遠,或者僅用波片就很好實現隔離兩種不同波長的光。但對于發射與接收兩種波長非常靠近的需求,則隔離效果較差,以發射1582.5~1589.5nm,接收1593.0~1597.5nm為例,現在市場上還很難尋到這種高隔離度45度波片,即使能實現這種高度隔離,發射的光功率也大大的衰減了。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基于帶尾纖的波分復用的光模塊。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基于帶尾纖的波分復用的光模塊,包括尾纖、模數轉換器、數字診斷監控模塊、半導體致冷器、光發射組件和光接收組件,所述光發射組件和光接收組件分別與所述模數轉換器連接,所述模數轉換器與所述數字診斷監控模塊連接,所述數字診斷監控模塊與所述半導體致冷器連接,所述光接收組件與所述尾纖的斷頭熔接連接,所述光發射組件與所述尾纖的連接頭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光發射組件包括激光二極管驅動器和激光二極管,所述激光二極管驅動器與所述激光二極管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光接收組件包括主放大器和光電二極管,所述主放大器與光電二極管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放大器與光電二極管之間連接有前置放大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尾纖內設有準直器和0度波片,所述準直器、0度波片按照光信號的輸入順序依次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述方案,光信號由光發射組件經準直器轉變成準直光(平行光)后再到0度波分,由于0度波片可將特定波長的光透射輸出到光接收組件,其余則反射后輸出到尾纖的公共端,同理,當外部光信號經尾纖的公共端進入接收時,光信號經準直器轉變成準直光(平行光)后再到0度波分,由于0度波片的特性,則經透射的光經過光接收組件接收,這樣就完成了發射與接收的合波(復用)與分波(解復用),使單根光纖傳輸容量倍增,實現了單纖雙向通信,同時,也避免了BIDI結構帶來的因發射需45度波片給光功率帶來的很大程度衰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基于帶尾纖的波分復用的光模塊的原理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基于帶尾纖的波分復用的光模塊的尾纖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至圖2中的附圖標號為:光接收組件1;光發射組件2;激光二極管3;激光二極管驅動器4;光電二極管5;主放大器6;模數轉換器7;數字診斷監控模塊8;半導體致冷器9;尾纖10;準直器11;0度波片12。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基于XWDM的模塊,可以使發射和接收非常靠近的波長達到很好的隔離效果,也很適用于CWDM/DWDM模塊對波長的要求,可以實現光信號的合波(復用)與分波(解復用),使單根光纖傳輸容量倍增,還可實現單纖雙向通信,廣泛應用于光纖網絡升級、擴容或引入綜合新業務(廣播電視、電信、互聯網三網合)等方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極致興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極致興通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1166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