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避免數據丟失的路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10984.7 | 申請日: | 2013-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334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卓貴明;王文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藝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771 | 分類號: | H04L12/77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避免 數據 丟失 路由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路由器,尤其涉及一種避免數據丟失的路由器。
背景技術
路由器是用于連接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絡,所謂邏輯網絡是代表一個單獨的網絡或者一個子網。當數據從一個子網傳輸到另一個子網時,可通過路由器的路由功能來完成。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斷網絡地址和選擇IP路徑的功能,它能在多網絡互聯環境中,建立靈活的連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數據分組和介質訪問方法連接各種子網,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屬網絡層的一種互聯設備。它不關心各子網使用的硬件設備,但要求運行與網絡層協議相一致的軟件。
路由器分本地路由器和遠程路由器,本地路由器是用來連接網絡傳輸介質的,如光纖、同軸電纜、雙絞線;遠程路由器是用來連接遠程傳輸介質,并要求相應的設備,如電話線要配調制解調器,無線要通過無線接收機、發射機。
路由器是互聯網的主要結點設備。路由器通過路由決定數據的轉發。轉發策略稱為路由選擇,這也是路由器名稱的由來。作為不同網絡之間互相連接的樞紐,路由器系統構成了基于TCP/IP的國際互聯網絡Internet的主體脈絡,也可以說,路由器構成了Internet的骨架。它的處理速度是網絡通信的主要瓶頸之一,它的可靠性則直接影響著網絡互連的質量。因此,在園區網、地區網、乃至整個Internet研究領域中,路由器技術始終處于核心地位,其發展歷程和方向,成為整個Internet研究的一個縮影。在當前我國網絡基礎建設和信息建設方興未艾之際,探討路由器在互連網絡中的作用、地位及其發展方向,對于國內的網絡技術研究、網絡建設,以及明確網絡市場上對于路由器和網絡互連的各種似是而非的概念,都有重要的意義,目前市場上的路由器大多存在工作狀態不夠穩定和數據易丟失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工作狀態穩定、數據不易丟失的避免數據丟失的路由器。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避免數據丟失的路由器,包括微處理器、電阻、第一電感、第二電感、第三電感、第四電感、第五電感、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四電容、第五電容和第六電容,所述微處理器的第一引腳與所述第一電感的第二端連接,所述微處理器的第八引腳和所述微處理器的第九引腳分別接地,所述微處理器的第十引腳與所述第四電感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四電感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六電容的第一端和第二電源連接,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五電感的第二端連接后接地,所述微處理器的第十一引腳與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電感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三電感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二端連接,所述微處理器的第十二引腳、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電感的第一端和所述天線連接后接地,所述微處理器的第十三引腳與所述第二電感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電感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和第二電源連接,所述微處理器的第十四引腳接地,所述微處理器的第十五引腳與所述電阻的第二端連接,所述微處理器的第十六引腳分別與電源、所述第一電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接地。
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一種避免數據丟失的路由器,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設計了一種工作狀態穩定和避免數據丟失的路由器,該路由器的電路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避免數據丟失的路由器,包括微處理器、電阻R、第一電感L1、第二電感L2、第三電感L3、第四電感L4、第五電感L5、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第五電容C5和第六電容C6,微處理器的第一引腳與第一電感L1的第二端連接,微處理器的第八引腳和微處理器的第九引腳分別接地,微處理器的第十引腳與第四電感L4的第一端連接,第四電感L4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六電容C6的第一端和第二電源連接,第六電容C6的第二端與第五電感L5的第二端連接后接地,微處理器的第十一引腳與第四電容C4的第一端連接,第四電容C4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三電容C3的第二端和第三電感L3的第一端連接,第三電感L3的第二端與第五電容C5的第二端連接,微處理器的第十二引腳、第二電容C2的第二端、第三電容C3的第一端、第五電容C5的第一端、第五電感L5的第一端和天線連接后接地,微處理器的第十三引腳與第二電感L2的第一端連接,第二電感L2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和第二電源連接,微處理器的第十四引腳接地,微處理器的第十五引腳與電阻R的第二端連接,微處理器的第十六引腳分別與電源、第一電感L1的第一端和第一電容C1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容C1的第二端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藝創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藝創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1098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