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柴油機噴油器與高壓燃油進油管的連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10720.1 | 申請日: | 2013-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233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明(設計)人: | 朱冬冬;童金菊;陳少華;于洋;李鴻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55/02 | 分類號: | F02M55/02;F02M6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陳產林 |
| 地址: | 200438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柴油機 噴油器 高壓 燃油 油管 連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柴油機燃油系統噴油器與高壓燃油進油管的連接裝置。
技術背景
柴油機的氣缸蓋頂面上安裝有搖臂、搖臂座等摩擦副,這些摩擦副都需要潤滑油潤滑,以致氣缸蓋頂面上部經常存有大量潤滑油。
由于噴油器同樣要求安裝在氣缸蓋頂面上,并通過高壓燃油進油管與噴油器相連,把燃油泵輸出的高壓燃油注入到噴油器,高壓燃油進油管內是高壓燃油,外部是低壓潤滑油,因此存在高壓燃油泄漏到潤滑油中去的風險,導致潤滑油被燃油稀釋,引起故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柴油機噴油器與高壓燃油進油管的連接裝置,在噴油器與高壓燃油進油管連接處,增設進油管護套裝置,起到將高壓燃油進油管內的高壓燃油與外部的低壓潤滑油實施有效隔離,防止高壓燃油泄漏到潤滑油中去,保證氣缸蓋頂面上各摩擦副的潤滑效果。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柴油機噴油器與高壓燃油進油管的連接裝置,進油管護套貫穿氣缸蓋一側平面上的一圓孔,通過壓緊螺釘固定于氣缸蓋一側平面上,噴油器進油口設有密封錐面,加長管接螺母位于進油管護套內孔中,其一端通過內螺紋與噴油器端部的外螺紋連接,高壓燃油進油管位于加長管接螺母的內孔中,其一端的圓弧形球面與噴油器進油口的密封錐面接觸,加長管接螺母與高壓燃油進油管之間設有定位墊圈,進油管護套一端的內孔與噴油器之間設有噴油器密封圈,進油管護套與氣缸蓋一側平面上的圓孔之間安裝有倒角密封圈。
上述的柴油機噴油器與高壓燃油進油管的連接裝置,噴油器密封圈和倒角密封圈為O型橡膠密封圈,也可以為矩形或其他截面形狀的橡膠密封圈。
通過改進噴油器與高壓燃油進油管的連接裝置的結構,改進高壓燃油進油管與噴油器進油口連接方式,防止高壓油泄漏進入氣缸蓋上的潤滑油中,確保了柴油機工作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1中,1、加長管接螺母,2、壓緊螺釘,3、進油管護套,4、氣缸蓋,5、噴油器密封圈,6、噴油器,7、高壓燃油進油管,?8、倒角密封圈。9、噴油器進油口,10密封錐面,11、氣缸蓋一側平面,12、定位墊圈。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1所示,一種柴油機噴油器與高壓燃油進油管的連接裝置,進油管護套3貫穿氣缸蓋一側平面11上的一圓孔,通過兩個壓緊螺釘2固定于氣缸蓋4一側平面11上,噴油器進油口9設有密封錐面10,加長管接螺母1位于進油管護套3內孔中,其一端通過內螺紋與噴油器6端部的外螺紋連接,高壓燃油進油管7位于加長管接螺母1的內孔中,其一端的圓弧形球面與噴油器進油口9的密封錐面10接觸,加長管接螺母1與高壓燃油進油管7之間設有定位墊圈12,進油管護套3一端的內孔與噴油器6之間設有噴油器密封圈5,進油管護套3與氣缸蓋一側平面11上的圓孔之間安裝有倒角密封圈8,擰緊帶六角形頭部的加長管接螺母1,通過壓緊定位墊圈12,使高壓燃油進油管7的圓弧形球面與噴油器進油口9的密封錐面10緊密接觸,燃油進入噴油器進油口9,確保高壓燃油安全密封。噴油器密封圈5和倒角密封圈8為O型橡膠密封圈,也可以為矩形或其他截面形狀的橡膠密封圈。
通過改進噴油器與高壓燃油進油管的連接裝置的結構,改進高壓燃油進油管與噴油器進油口9的連接方式,防止高壓油泄漏進入氣缸蓋上的潤滑油中,確保了柴油機工作可靠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1072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