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CO2焊接送絲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09244.1 | 申請日: | 2013-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658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付堃;周發學;牛保平;謝碎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9/133 | 分類號: | B23K9/133;B23K9/16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羅笛 |
| 地址: | 721002***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co sub 焊接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焊接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CO2焊接送絲機構。
背景技術
CO2氣體保護焊是一種高效率,低成本的焊接方法,目前被廣泛應用于焊接生產中,其中焊接設備的優劣是決定焊接效果及產品外觀質量的硬件基礎。
現有的CO2氣體保護焊送絲機構包括送絲電機、減速裝置、送絲滾輪和壓緊機構等組成,目前CO2氣體保護焊多為推絲式送絲方式,根據送絲輪分為單主動送絲機構、雙主動送絲機構。單送絲機構相對簡單,操作簡便,功率相對雙送絲機構略高等優點,但是單送絲機構存在送絲過程不夠穩定,易出現堵絲、燒結導電嘴等缺點,從而影響產品的外觀質量,降低了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CO2焊接送絲機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單送絲機構存在的送絲過程不夠穩定,易出現堵絲、燒結導電嘴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CO2焊接送絲機構,包括與電機傳動軸同軸固定連接的主動傳動輪,主動傳動輪分別與兩個輔助傳動輪同時嚙合傳動連接,兩個輔助傳動輪各自與一個下壓緊輪同軸固定連接,兩個下壓緊輪與兩個上壓緊輪對應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現有的單送絲電機,通過改變送絲輪結構,從而發揮單送絲電機功率高的優點,解決單送絲在送絲過程中不穩定、堵絲等缺陷,減少了員工在生產過程中反復更換導電嘴、疏通導管等工作,節約了導電嘴,減少了由于堵絲造成的焊接接頭,提高了生產效率及產品的外觀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的單送絲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CO2焊接送絲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主動傳動輪,2.輔助傳動輪,3.下壓緊輪,4.壓緊機構,5.單送絲電機傳動軸,6.焊絲,7.被動輪,8.主動輪,9.上壓緊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參照圖1,現有的單送絲機的結構,僅僅是下方的主動輪8帶動上方的被動輪7進行送絲。
參照圖2,本實用新型的CO2焊接送絲機構的結構是,包括與(現有的單送絲裝置)電機傳動軸5同軸固定連接的主動傳動輪1,主動傳動輪1分別與兩個輔助傳動輪2同時嚙合傳動連接,兩個輔助傳動輪2各自與一個下壓緊輪3同軸固定連接,兩個下壓緊輪3與焊絲6走料路線上方壓緊機構4中的兩個上壓緊輪9對應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單送絲電機傳動軸5帶動主動傳動輪1,主動傳動輪1逆時針旋轉帶動兩個輔助傳動輪2同時旋轉,兩個輔助傳動輪2對應帶動兩個下壓緊輪3旋轉,兩個下壓緊輪3與兩個上壓緊輪9之間形成壓緊推力,實現焊絲6的自動送絲,由于輔助傳動輪2為兩個,壓緊輪為上下各2個,使得壓緊推力更為穩定,送絲力更穩定,送絲過程更為平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092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