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鞍乘型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07959.3 | 申請日: | 2013-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833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13 |
| 發明(設計)人: | 八百川哲雄;井上崇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2J15/00 | 分類號: | B62J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蘭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鞍乘型 車輛 | ||
1.一種鞍乘型車輛,具有:后擺臂(29),其支承于車架(11)并且上下擺動;后輪(22),其旋轉自如地支承于該后擺臂(29)的后端部;后擋泥板(42),其支承于所述車架(11)以覆蓋在該后輪(22)的上方;
該鞍乘型車輛的特征在于,
所述后擋泥板(42)被分割為后擋泥板前半部(43)和后擋泥板后半部(44),所述后擋泥板前半部(43)覆蓋在所述后輪(22)的前方,所述擋泥板后半部(44)與該后擋泥板前半部(43)的后方連續且覆蓋在所述后輪(22)的上方,
所述后擋泥板前半部(43)與所述后擋泥板后半部(44)的分割面通過插入突起(121L、121R)與嵌合孔(122L、122R)結合,所述插入突起(121L、121R)從所述后擋泥板前半部(43)與所述后擋泥板后半部(44)中的任一方開始在車輛前后方向上延伸,所述嵌合孔(122L、122R)設在所述后擋泥板前半部(43)與所述后擋泥板后半部(44)中的另一方上,供所述插入突起(121L、121R)插入,
所述后擋泥板后半部(44)的前端由所述后擋泥板前半部(43)的后端支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車輛,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擋泥板前半部(43)是空氣濾清器箱(36),在該空氣濾清器箱(36)的靠近車輛后面的一側設有擋泥部(45)。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車輛,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氣濾清器箱(36)能夠上下分割,包括下半體(48)和從上方載置于該下半體(48)的上半體(47),
所述插入突起(121L、121R)設在所述下半體(48)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型車輛,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半體(48)通過能夠上下分型的模具成形,
在所述插入突起(121L、121R)上設有上下延伸的肋(126)。
5.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鞍乘型車輛,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合孔(122L、122R)設在所述后擋泥板后半部(44)上,
在所述嵌合孔(122L、122R)的靠近車輛后方的一側,在所述后擋泥板后半部(44)上形成有從車輛后方覆蓋所述插入突起(121L、121R)的壁部(133L、133R)。
6.如權利要求3~5中任一項所述的鞍乘型車輛,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突起(121L、121R)的基部設有聯結部(134、134),該聯結部(134、134)將所述空氣濾清器箱(36)的上半體(47)聯結到所述空氣濾清器箱(36)的下半體(48)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07959.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