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絕熱式自燃測試設備的加熱水浴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07612.9 | 申請日: | 2013-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966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冬軍;蔡敏;譚佳祺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L7/02 | 分類號: | B01L7/02;G01N25/22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 43008 | 代理人: | 趙洪;周長清 |
| 地址: | 410205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絕熱 自燃 測試 設備 加熱 水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到煤樣檢測設備領域,特指一種采用絕熱式設計的煤樣自燃測試設備。
背景技術
當煤產生熱量的速度超過散熱的速度時,可能在煤礦或儲藏過程中出現自發燃燒的現象。為了避免煤的自燃,煤堆中應盡量減少煤的熱量的產生并盡量加大散熱量,該原理應該被應用到所有煤礦、處理、堆砌和煤的運輸中。因此,需要對煤樣進行自燃測試,現有技術中并沒有一種可自動完成自燃測試的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廉、操作簡便、自動化程度高、能夠提高測試精度的用于絕熱式自燃測試設備的加熱水浴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絕熱式自燃測試設備的加熱水浴裝置,包括加熱組件和水浴組件,所述加熱組件包括加熱腔以及安裝于加熱腔內的加熱棒、熱水泵,所述加熱腔上開設有過水接頭,所述加熱腔通過過水接頭以及連接管與水浴組件相連通;所述水浴組件包括水浴腔、攪拌泵、包裹于絕熱式自燃測試設備的反應器外側的攪拌管,所述水浴腔通過過水接頭以及連接管與加熱腔連通,所述水浴腔充滿水介質,所述絕熱式自燃測試設備的反應器放置于水浴腔中;所述攪拌泵與攪拌管連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攪拌泵的入口端設置混合器,所述水浴腔上設置溢水管并通過溢水管與加熱腔連通。
所述水浴腔內設置水浴腔測溫件,在所述加熱腔中設置加熱腔測溫件,所述水浴腔測溫件、加熱腔測溫件均與絕熱式自燃測試設備的控制系統相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的用于絕熱式自燃測試設備的加熱水浴裝置,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廉、操作簡便,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后,能夠自動完成對煤樣自燃的檢測過程,整個過程十分可靠,測試精度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例說明:
????1、加熱組件;?11、加熱腔;12、加熱棒;13、熱水泵;14、過水接頭;15、加熱腔測溫件;2、水浴組件;21、水浴腔;22、攪拌泵;23、攪拌管;24、混合器;25、溢水管;26、水浴腔測溫件;3、反應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絕熱式自燃測試設備的加熱水浴裝置,包括加熱組件1和水浴組件2,加熱組件1包括加熱腔11以及安裝于加熱腔11內的加熱棒12、熱水泵13,熱水泵13也可以安裝在加熱腔11之外,加熱腔11上開設有過水接頭14,加熱腔11通過過水接頭14以及連接管與水浴組件2相連通。水浴組件2包括水浴腔21、攪拌泵22、包裹于絕熱式自燃測試設備的反應器3外側的攪拌管23,水浴腔21通過過水接頭14以及連接管與加熱腔11連通,水浴腔21充滿水介質,絕熱式自燃測試設備的反應器3放置于水浴腔21中。攪拌泵22與攪拌管23連通,利用攪拌泵22將熱水導入攪拌管23,然后攪拌管23又將水排入水浴腔21,進而實現水溫在極端時間內上升,反應器3各點任何時候溫差均不超過△T,水溫的上升無過沖現象。
在攪拌泵22的入口端設置混合器24,水浴腔21上設置溢水管25,用來與加熱腔11連通,進而實現水循環,保持水浴組件2和加熱組件1的水量恒定。
進一步,本實施例中,在水浴腔21內設置水浴腔測溫件26,在加熱腔11中設置加熱腔測溫件15,水浴腔測溫件26、加熱腔測溫件15均通過信號線與控制系統相連,以實時采集、控制加熱以及反應器3的溫度。
工作原理:將煤樣放置于反應器3內,反應器3放置于水浴組件2內。反應器3的導熱系數極低,且通過加熱組件1使水浴組件2中水的溫度與反應器3內煤樣溫度的溫差保持在一個極小范圍內,進入反應器3的氧氣在進入反應器3前被預熱組件預熱到與煤樣相同的溫度,通過這些措施使煤樣在試驗時處于一個絕熱環境中。在煤樣溫度由室溫上升至2度前,通過氣路系統、預熱組件使煤樣的溫升均由外界熱量所致,自身不發生氧化積熱。通過控制系統使整個實驗過程實現完全自動化。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0761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