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二極管芯片的跳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07509.4 | 申請日: | 2013-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658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雙;王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揚杰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3/49 | 分類號: | H01L23/49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周全 |
| 地址: | 225008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二極管 芯片 跳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跳線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電路板上的電子元件在裝配中,常用各種各樣的跳線進行連接。如圖5-6所示,申請人于2012.07.06申請的名稱為“二極管芯片跳線”的專利,其跳線結構為:從片狀本體中間的兩側分別向中間壓扁(即形成段差面二4),形成段差的設計,但由于壓扁的高度有限,所形成的段差較小,產品生產成品后,良率不穩定,可靠性低;同時其兩端的工作面是平面,在連接中,由于產生熱應力,會發生翹曲變形等。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連接可靠性高的二極管跳線。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其本體為片狀,一端為工作面一、另一端為工作面二,在工作面一和工作面二之間設有段差面。
所述段差面上設有通孔。
所述工作面一和工作面二向所述本體的同側傾斜、且與所述本體之間的夾角為0.5°-2.5°。
本實用新型中的二極管跳線改進了現有技術中段差面的結構,在二極管跳線的一端通過模具沖出段差面,提升了產品結構、良率穩定;同時在段差面上開設通孔,可以聚集焊錫,防止過多的焊錫四周漫溢,提高產品質量穩定。本實用新型中的跳線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可靠性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優化實施方式一,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優化實施方式二,
圖5是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3的左視圖;
圖中1是本體,11是工作面一,12是工作面二,2是段差面一,3是通孔,4是段差面二。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如圖1-4所示,其本體1為片狀,一端為工作面一11、另一端為工作面二12,在工作面一11和工作面二12之間設有段差面(即段差面一2)。
所述段差面(即段差面一2)上設有通孔3。
如圖3-4所示,所述工作面一11和工作面二12向所述本體1的同側傾斜、且與所述本體1之間的夾角為0.5°-2.5°。同側傾斜,兩面均可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設置傾斜角度,有效的降低了工作面由于熱應力造成翹曲變形現象的發生。
本實用新型中的跳線及通孔用模具沖壓制成,產品結構得到很大地改善,可靠性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揚杰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揚州揚杰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0750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IGBT模塊
- 下一篇:晶圓減薄加工固定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