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分體組合式造氣系統余熱回收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06975.0 | 申請日: | 2013-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406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龍潭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龍潭 |
| 主分類號: | F23J15/06 | 分類號: | F23J1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體 組合式 系統 余熱 回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余熱回收器,尤其涉及一種分體組合式造氣系統余熱回收器。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鍋爐的排煙余熱回收系統是采用后置軟水(脫鹽水)加熱器或后置空氣加熱器,這樣的組合式結構具有種種技術缺陷,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分體組合式造氣系統余熱回收器,能夠減少換熱管的堵塞和磨損,同時增加了換熱器的流通面積減少設備阻力,有利于長期保持設備的暢通,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缺憾。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分體組合式造氣系統余熱回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熱器1和第二加熱器2,所述第一加熱器1和所述第二加熱器2之間通過管道3相連,所述管道3一端連接在第一加熱器1的頂部,另一端連接在第二加熱器2的頂部。
進一步的,所述管道3為倒“U”字形。
本實用新型具備的有益技術效果是:1、先除塵后換熱、降低換熱器阻力和保持換熱器長期暢通;2、有利于定期清除設備和管道積灰,避免管道轉彎處的積灰而增加管道阻力;3、可以大大減少設備高度,充分利用管道空間,減少管道長度,從而降低管道和設備的阻力;4、減少配管施工難度;5、可分體安裝減少吊裝難度;6、不易堵塞換熱管間隙,使換熱管磨損量大大減少,大大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下面對實施例的描述,將更加有助于公眾理解本實用新型,但不能也不應當將申請人所給出的具體的實施例視為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限制,任何對部件或技術特征的定義進行改變和/或對整體結構作形式的而非實質的變換都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限定的保護范圍。
如圖1和圖2所示,分體組合式造氣系統余熱回收器包括第一加熱器1和第二加熱器2,第一加熱器1和第二加熱器2之間通過管道3相連,管道3一端連接在第一加熱器1的頂部,另一端連接在第二加熱器2的頂部,管道3為倒“U”字形。本實施例具備的有益技術效果是:1、先除塵后換熱、降低換熱器阻力和保持換熱器長期暢通;2、有利于定期清除設備和管道積灰,避免管道轉彎處的積灰而增加管道阻力;3、可以大大減少設備高度,充分利用管道空間,減少管道長度,從而降低管道和設備的阻力;4、減少配管施工難度;5、可分體安裝減少吊裝難度;6、不易堵塞換熱管間隙,使換熱管磨損量大大減少,大大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本實施例還可以做出其他改進:在第一、二加熱器和倒“U”字形的管道3上安裝溫度計,便于隨時觀察溫度數值;還可以在第一、二加熱器上安裝清灰口,并在清灰口上安裝過濾網,防止加熱器內灰塵堆積。
針對鍋爐排煙溫度居高不下的情況,采用最新設計理念,在合理避開露點腐蝕和因露點腐蝕而發生煙氣堵塞的前提下,適當降低排煙溫度。特別是對于鍋爐燃煤含硫量較高的鍋爐,有較大的發展前景。能夠大幅度降低排煙溫度和提高鍋爐整體熱效率。同時更加保護了原來的空氣預熱器。使原來的空氣預熱器的出口煙溫更高,更能安全穩定運行。也可以提高省煤器的出口煙溫,但是最終排煙溫度是更低的,排煙熱損失更小,鍋爐熱效率更高。一般根據鍋爐原來排煙溫度的高低,有不同程度的節能量,使鍋爐熱效率提高3%-6%甚至更高。
一般鍋爐的排煙余熱回收系統是采用后置軟水(脫鹽水)加熱器或后置空氣加熱器。當采用后置軟水(脫鹽水)加熱器時,能夠將進入省煤器的軟水(脫鹽水)溫度調高7-42℃,自然就會提高省煤器的出口煙氣溫度和原來空氣預熱器的煙氣溫度,合理保護了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使之遠離露點腐蝕區和延長其使用壽命以及運行周期。具體的新增面積大小以及設備投資數量,由每臺鍋爐的規格、燃用煤種以及運行參數決定。就以35噸/小時鍋爐為例,由于鍋爐燃煤含硫量偏高,排煙溫度為200℃則使用后置空氣預熱器或后置軟水(脫鹽水)加熱器可以將排煙溫度降低到130-150℃,省煤器出口水溫20-45℃,空氣預熱器出口空氣溫度升高30-60℃。節能率為3-6%。本實用新型采用最新設計理念,結合傳統的觀念設計的缺陷,以及實際生產過程的使用經驗,將集中余熱回收器由一體化設計成分體結構,并利用管道的構成以及設備布局,做成組合式結構,集除塵過熱以及換熱于一體的分體設計思路,使煤氣先經過除塵后再放熱,減少了換熱管的堵塞和磨損,同時增加了換熱器的流通面積減少設備阻力,有利于長期保持設備的暢通。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龍潭,未經陳龍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069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空氣能熱水裝置
- 下一篇:LED與自然光智能耦合照明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