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消防安全的火災預警報警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05625.2 | 申請日: | 2013-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9215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許志;魯兵安;仇志銅;徐濟安;趙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蘇美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B17/00 | 分類號: | G08B1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顯國 |
| 地址: | 210014 江蘇省南京市白下***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消防安全 火災 預警 報警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報警系統,特別是一種用于消防安全的火災預警報警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所有的和使用的火災報警系統可以分成兩類,傳統火災報警系統和現代火災報警系統,其中傳統火災報警系統仍被廣泛使用。
然而,從檢測原理分析,傳統的火災報警系統一般采用單一的感溫或感煙方式。感溫探測器測量由于火災而引起的環境溫度的升高量或超過設定的報警閾值來啟動報警;感煙傳感器以光電感煙探測器和離子感煙探測器居多,火災發生時會伴有大量的煙霧,當煙霧濃度超過設定的閾值時,則發出報警。
現有的報警系統存在一些問題,首先,火災的發生是一個伴隨著大量物理、化學反應的非線性動力學過程,這些單一的傳感器僅僅探測火災的一種特征,并沒有考慮環境狀況變化的多個因子,因此選擇適當的報警閾值是不容易的。當報警閾值設置過低時,則會在香煙、烹飪煙霧、水蒸氣等干擾下產生誤報警;如果報警閾值設置過高,則會在有真正的火災危險時不報警。無災誤報和有災不報的問題屢屢發生。
其次,這種傳統的單一的火災報警系統不能聯網,不能進行數據統計和實時在線監控,在火災發生后,不能準確的知道到底是哪個點或者方位出現火災,不能提供快速有效的處理和主動疏導。
現代火災報警系統的發展趨勢是智能化、多參數化和網絡化。例如哈爾濱東方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DBE6000火災報警控制系統,武漢光明儀表廠JB-TB-GM400型火災報警系統,都是目前市場上最新的火災報警系統。這些現代火災預警系統具有一定的智能化,將溫感和煙感相結合,可以進行聯網控制,有自動和手動操作功能。當火災發生后,可以根據系統所設定的閾值進行預警。這些火災系統雖然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化,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監測參數仍然不足,沒有突破現有手段,火災報警判斷缺乏科學性,沒有細致分析火災發生的特性,以及火災發生后無法提供主動疏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消防安全的火災預警報警系統。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用于消防安全的火災預警報警系統,包括監測模塊、通信模塊和綜合管理模塊,所述監測模塊通過通信模塊和綜合管理模塊相連,所述監測模塊將監測到的信號通過通信模塊傳輸給綜合管理模塊,同時綜合管理模塊將控制信號通過通信模塊傳輸給監測模塊;
所述監測模塊包括單片機、CO傳感器、CO2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煙霧濃度傳感器和地址模塊,所述CO傳感器、CO2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煙霧濃度傳感器均與單片機相連,將監測到的信號傳輸給單片機,地址模塊也與單片機相連,將地址信息傳輸給單片機。
所述的綜合管理模塊可以應用于PC機、手機、或PAD等智能終端上。
一種用于消防安全的火災預警報警系統的預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系統上電,監控模塊初始化,確定地址位置信息,判斷系統是否正常,若正常則執行步驟2,否則重新啟動系統;
步驟2、設置溫度、濕度、CO、CO2、煙霧的濃度的報警閾值和解除報警閾值;
步驟3、查看CO、CO2傳感器是否有零點漂移,如果有漂移的話進行傳感器校準;
步驟4、實時監測空氣當中的溫度、濕度、CO、CO2、煙霧濃度;
步驟5、將實時監測的各個濃度與所設的報警閾值比較,如果有一種達到報警閾值,并連續三次達到,則發生預警,同時指出逃生路線,及火災嚴重情況標定,之后執行步驟6;否則繼續執行步驟4;
步驟6、繼續實時監測空氣當中的溫度、濕度、CO、CO2、煙霧濃度,若所有的濃度參數都連續三次低于所設置的解除預警閾值,則取消預警,系統正常工作并返回步驟4;系統停止工作可以導入導出各項數據,以便災后對情況觀察分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蘇美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蘇美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056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