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LNG接收站蒸發氣節能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04112.X | 申請日: | 2013-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489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付子航;單彤文;劉方;蒲波;屈長龍;畢曉星;馮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C13/02 | 分類號: | F17C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寧;關暢 |
| 地址: | 10001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ng 接收站 蒸發 節能 處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LNG接收站蒸發氣處理系統,特別是關于一種能夠利用外輸高壓天然氣自身壓力能吸收低壓蒸發氣的LNG接收站蒸發氣節能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LNG接收站一般承擔著LNG的接收、存儲和氣化外輸功能。由于LNG(Liquefied?Natural?Gas,液化天然氣)是低溫流體,盡管LNG設備具有良好的絕熱措施,但在生產運行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產生一定量的BOG(Boiled?Off?Gas,蒸發氣),隨著BOG數量的不斷增加,LNG存儲系統內的溫度和壓力會逐漸升高。如果LNG儲罐內部壓力高于系統設定的安全泄放壓力,就會導致儲罐罐頂安全閥開啟,直接泄放BOG到火炬系統燃燒,以穩定系統的壓力。這種大量泄放燃燒BOG的降壓方式會造成天然氣的巨大浪費。因此,BOG處理系統是LNG接收站設計階段中必須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目前LNG接收站處理BOG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1、BOG再冷凝技術,將BOG冷凝成LNG進行回收,這需要LNG接收站保持較高的外輸流量需求。2、直接壓縮技術,LNG儲罐內的BOG經過低壓壓縮機和高壓壓縮機依次加壓到管網傳輸所需的壓力后,直接進入外輸管道送至下游用戶。此外,當前越來越多的LNG接收站除了需向高壓長輸管網供氣外,還需向中短距離的中壓用戶直接供氣,因此一些LNG接收站將外輸天然氣分為高壓(約9MPa)和中壓(約4.0Mpa)進行輸送,中壓天然氣往往需將高壓天然氣調至所需的中壓后方能輸送。這就導致需要設置中壓壓縮機、高壓壓縮機、再冷凝器和調壓閥等設備,造成了投資高、能耗高、操作繁瑣、工藝復雜等諸多問題,且還存在工況需求的應用限制。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設備簡單易行的LNG接收站蒸發氣節能處理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LNG接收站蒸發氣節能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在LNG接收站既有的天然氣外輸系統的高壓天然氣外輸管線上分出高壓天然氣外輸支路,所述高壓天然氣外輸支路的輸出端與一氣-氣引射混合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氣-氣引射混合器的輸出端與天然氣用戶短距離直送管道的輸入端連接,所述氣-氣引射混合器還具有低壓吸入口,所述低壓吸入口與LNG儲罐的蒸發氣排出總管的輸出端連接,所述蒸發氣排出總管上設置有根據LNG儲罐壓力狀況調節的蒸發氣流量控制閥。
上述蒸發氣排出總管上還設置有保證系統安全運行的緊急關斷閥和防止氣體返流的單向閥。
上述高壓天然氣外輸支路上還設置有調節進入所述氣-氣引射混合器天然氣流量的天然氣流量調節閥。
上述高壓天然氣外輸支路上還分設天然氣外輸旁路,所述天然氣外輸旁路的輸入端接在所述氣-氣引射混合器輸入端前的所述高壓天然氣外輸支路上,輸出端接在所述氣-氣引射混合器輸出端后的所述天然氣用戶短距離直送管道上,所述天然氣外輸旁路上設置有旁路氣壓調節閥。
除上述高壓天然氣外輸管線外,所述LNG接收站天然氣外輸系統還包括低壓泵、緩沖罐、高壓泵和氣化器;其中所述低壓泵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緩沖罐的輸入端,所述緩沖罐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高壓泵的輸入端,所述高壓泵的輸出端連接所述氣化器的輸入端,所述氣化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高壓天然氣外輸管線的輸入端,所述高壓天然氣外輸管線的輸出端連接天然氣用戶長輸管道的輸入端。
上述高壓天然氣外輸管線的輸出端與所述天然氣用戶長輸管道的輸入端之間還設置高壓計量撬;所述氣-氣引射混合器的輸出端與所述天然氣用戶短距離直送管道的輸入端之間還設置中高壓計量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0411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應急救生圈
- 下一篇:基于RFID的石油井下作業工具管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