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壓力傳感器的信號處理電路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204099.8 | 申請日: | 2013-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247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郭輝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成都凱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2 | 分類號: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qū)天府大***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用于 壓力傳感器 信號 處理 電路 | ||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信號處理電路,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壓力傳感器的信號處理電路。
背景技術(shù)
傳統(tǒng)的的信號處理電路,在處理和轉(zhuǎn)化的過程中往往難免會引入各種的干擾信號,例如會從電源引入50Hz的工頻干擾,有時候還會影響到輸出信號的穩(wěn)定,此外,傳統(tǒng)的信號處理電路無法對信號處理部分進(jìn)行檢測,不能輸出檢測信號,給執(zhí)行機構(gòu)去處理,這就大大影響了信號處理電路的應(yīng)用。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抗干擾能力強、工作狀態(tài)穩(wěn)定的用于壓力傳感器的信號處理電路。
為了達(dá)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shù)方案:
一種用于壓力傳感器的信號處理電路,包括微處理器、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六電阻、第七電阻、第八電阻、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四電容、第五電容、第六電容、第七電容、第八電容、第九電容和第十電容,所述微處理器的第一接地端與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為第一外接端、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微處理器的第二接地端與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微處理器的第三接地端與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二端為第二外接端,所述微處理器的第一控制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為第三外接端,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八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同相輸入端連接,所述第八電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放大器的第一正極輸出端與所述第九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九電容的第一端為第四輸出端,所述第一放大器的第二正極輸出端與所述第十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十電容的第一端為第五輸出端,所述第十電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分別與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放大器的信號輸出端和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二放大器的信號輸出端、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七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反相輸入端、所述第八電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負(fù)極輸出端與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一端為第六輸出端,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放大器的正極輸出端與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一端為第七輸出端,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放大器的信號輸出端為第八輸出端,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同相輸入端與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微處理器的第二控制端與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二端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用于壓力傳感器的信號處理電路的抗干擾能力強、工作狀態(tài)穩(wěn)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于壓力傳感器的信號處理電路的電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jìn)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用于壓力傳感器的信號處理電路,包括微處理器IC、第一放大器U1、第二放大器U2、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第八電阻R8、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第五電容C5、第六電容C6、第七電容C7、第八電容C8、第九電容C9和第十電容C10,微處理器IC的第一接地端與第一電容C1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容C1的第一端為第一外接端、第一電容C1的第二端接地,微處理器IC的第二接地端與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連接,微處理器IC的第三接地端與第二電容C2的第二端連接,第二電容C2的第二端為第二外接端,微處理器IC的第一控制端分別與第一電阻R1的第一端和第二電阻R2的第一端連接,第二電阻R2的第二端接地,第一電阻R1的第二端與第四電阻R4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阻R1的第二端為第三外接端,第四電阻R4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八電容C8的第一端和第一放大器U1的同相輸入端連接,第八電容C8的第二端接地,第一放大器U1的第一正極輸出端與第九電容C9的第一端連接,第九電容C9的第一端為第四輸出端,第一放大器U1的第二正極輸出端與第十電阻R10的第一端連接,第十電容C10的第一端為第五輸出端,第十電容C10的第二端接地,第一放大器U1的反相輸入端分別與第三電阻R3的第一端和第七電容C7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容C1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放大器U1的信號輸出端和第七電阻R7的第一端連接,第三電阻R3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二放大器U2的信號輸出端、第八電阻R8的第一端和第三電容C3的第一端連接,第七電阻R7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四電容C4的第一端、第五電阻R5的第一端、第二放大器U2的反相輸入端、第八電阻R8的第二端和第三電容C3的第二端連接,第四電容C4的第二端接地,第五電阻R5的第二端接地,第二放大器U2的負(fù)極輸出端與第五電容C5的第一端連接,第五電容C5的第一端為第六輸出端,第五電容C5的第二端接地,第二放大器U2的正極輸出端與第六電容C6的第一端連接,第六電容C6的第一端為第七輸出端,第六電容C6的第二端接地,第二放大器U2的信號輸出端為第八輸出端,第二放大器U2的同相輸入端與第六電阻R6的第一端連接,微處理器IC的第二控制端與第六電阻R6的第二端連接。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成都凱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成都凱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04099.8/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基于壓電陶瓷的高速高精度宏微平臺及切換方法
- 下一篇:噴涂生產(chǎn)線
- 信號調(diào)制方法、信號調(diào)制裝置、信號解調(diào)方法和信號解調(diào)裝置
- 亮度信號/色信號分離裝置和亮度信號/色信號分離方法
- 信號調(diào)制方法、信號調(diào)制裝置、信號解調(diào)方法和信號解調(diào)裝置
- 信號調(diào)制方法、信號調(diào)制裝置、信號解調(diào)方法和信號解調(diào)裝置
- 雙耳信號的信號生成
- 雙耳信號的信號生成
- 信號處理裝置、信號處理方法、信號處理程序
- USBTYPEC信號轉(zhuǎn)HDMI信號的信號轉(zhuǎn)換線
- 信號盒(信號轉(zhuǎn)換)
- 信號調(diào)制方法、信號調(diào)制裝置、信號解調(diào)方法和信號解調(diào)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