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毛巾織機起毛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03535.X | 申請日: | 2013-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127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明;周駿彥;王思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平洋機電(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D49/60 | 分類號: | D03D49/60;D03D5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貿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嚴新德 |
| 地址: | 20005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毛巾 織機 起毛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紡織機械,特別涉及噴氣毛巾織機,具體的是一種毛巾織機起毛機構。
背景技術:
普通織機的打緯裝置,由鋼筘、筘座、筘座腳及搖軸等零部件組成。驅動打緯裝置作來回擺動的機構,由共軛凸輪機構、或者四連桿機構、或者六連桿機構構成。在共軛凸輪機構、或者四連桿機構、或者六連桿機構驅動下,打緯裝置來回擺動的角度是恒定的,即打緯的動程是固定的。
起毛裝置是毛巾織機的主要機構,也是毛巾織機與普通織機的主要區別結構。起毛裝置使織機的打緯鋼筘獲得不同的打緯動程,從而使毛經、地經與緯紗交織后形成毛圈,組成毛巾織物。
毛巾織機的起毛方式有布動式和筘動式。在布動式起毛裝置中,打緯鋼筘的打緯動程不變,在織造毛圈時,通過織口向機后移動產生毛圈,在織口向后移動的同時,后梁、邊撐、卷取輥等零部件一起向后同步移動,織口向機后移動的距離,決定了毛圈的高度。布動式起毛裝置結構復雜,零件數量多,機器振動大,功耗大,在織口前后移動中,經紗在綜絲的綜眼中也前后移動,會對經紗產生摩擦損傷。在筘動式起毛裝置中,通過改變打緯鋼筘的打緯動程來實現毛圈,筘動式起毛裝置結構簡單,零件數量少,機器振動小,功耗小,毛圈風格好,適合高速毛巾織造。
現有技術中,在筘動式起毛裝置中,打緯鋼筘的打緯動程固定,因此不能實現毛圈的高度變化,毛巾織物的形式單一,不能滿足客戶對毛圈形式例如波浪式毛圈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毛巾織機起毛機構,所述的這種毛巾織機起毛機構要解決現有技術中毛巾織機的打緯鋼筘的打緯動程固定、毛圈高度不能變化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這種毛巾織機起毛機構,包括機架、打緯裝置和驅動裝置,所述的打緯裝置和驅動裝置均設置在所述的機架中,打緯裝置與一個搖軸固定連接,其中,所述的搖軸設置在所述的機架中的一個第二支點上,搖軸上沿徑向固定設置有一個擺臂,所述的驅動裝置與所述的擺臂之間設置有一個第一連桿機構,所述的第一連桿機構中包括有一個第六鉸接點,機架中固定設置有一個驅動電機,所述的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連接有一個第二連桿機構,所述的第二連桿機構中包括有一個扇形擺臂,所述的扇形擺臂設置在一個支軸上,所述的支軸設置在機架中的一個第四支點上,扇形擺臂中設置有一條圓弧槽,所述的第六鉸接點通過滑動副設置在所述的圓弧槽中。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連桿機構包括一個套筒擺桿,所述的套筒擺桿同軸套設在搖軸的外圓周上,套筒擺桿上沿搖軸的徑向固定設置有一個第一套筒擺臂和一個第二套筒擺臂,所述的第二套筒擺臂的一端與一個第一短連桿的一端鉸接,所述的第一短連桿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的第六鉸接點與一個第二短連桿的一端鉸接,所述的第二短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的擺臂的一端鉸接,所述的第二連桿機構還包括了一個擺桿和一個長連桿,所述的擺桿的一端與所述的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擺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的長連桿的一端鉸接,長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的扇形擺臂鉸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驅動裝置包括一個第一牽手連桿、第二牽手連桿、一個三角擺桿和一個曲軸,所述的曲軸通過一個第一支點設置在機架中,所述的三角擺桿通過一個第三支點設置在機架中,所述的第一牽手連桿的一端與曲軸鉸接,第一牽手連桿的另一端與三角擺桿的一端鉸接,三角擺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的第二牽手連桿的一端鉸接,第二牽手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的第一套筒擺臂的一端鉸接。
進一步的,套筒擺桿與搖軸之間設置有軸承。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六鉸接點設置在一個滑塊中,所述的滑塊通過滑動副設置在所述的圓弧槽中。
進一步的,所述的打緯裝置包括異型鋼筘、筘座、筘夾條和筘座腳,所述的筘座腳固定連接在搖軸上,所述的筘座通過螺釘固定在筘座腳上,所述的異型鋼筘設置在筘座中,所述的筘夾條通過螺釘固定設置在筘座中并與異型鋼筘相鄰。
進一步的,所述的驅動電機是伺服電機。
進一步的,所述的伺服電機連接有一個控制器。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異型鋼筘的擺動與擺臂的擺動同步且幅度相同。兩套連桿的復合運動控制擺臂的擺動,從而實現起毛動作。第一連桿機構將來自曲軸的動力輸入到擺臂,使擺臂實現擺動,異型鋼筘進行常規打緯動程。擺臂的擺動幅度由扇形擺臂上的圓弧槽的位置決定,而扇形擺臂上的圓弧槽的位置由伺服電機通過第二連桿機構控制,利用伺服電機控制圓弧槽的位置,可使異型鋼筘的打緯動程動態變化,從而使毛巾織物的毛圈高度動態變化,形成符合客戶期望的毛圈形式,例如波浪式毛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平洋機電(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太平洋機電(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0353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