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食用菌培養料混合裝置的自動卸料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02977.2 | 申請日: | 2013-04-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618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趙同初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金豪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師事務所 34117 | 代理人: | 蘇看 |
| 地址: | 23308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食用菌 培養 混合 裝置 自動 卸料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食用菌培養料混合裝置的自動卸料機構。
背景技術:
食用菌(edible?fungus):可供人類食用的大型真菌。食用菌以其白色或淺色的菌絲體在含有豐富有機質的場所生長。條件適宜時形成子實體,成為人類喜食的佳品。
食用菌栽培的方式多種多樣。按培養料分,有段木栽培和代料栽培;按栽培方式分,有畦栽、床栽和箱栽;按培養場所分,有室內栽培、室外栽培等。段木栽培目前越來越少,因為破壞林木資源。食用菌的代料栽培包括生料栽培、熟料栽培和發酵料栽培。生料栽培是指按照配方將培養料加水拌勻后直接用于食用菌栽培的方法;熟料栽培是指按照配方將培養料加水拌勻、裝袋、滅菌后再接種栽培食用菌的方法;發酵料栽培是指將培養料加水拌勻后經發酵以殺滅有害雜菌和蟲卵,并使培養料腐熟,然后用于食用菌栽培的方法。
為了擴大生產力,目前食用菌的栽培逐漸向大規模生態養殖發展,改變了傳統小規模養殖生產力低下的局面。但是目前用于食用菌大規模養殖的配套生產設備機械化程度還不高,生產能力還有較大提升空間,科學化、自動化管理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食用菌培養料混合裝置的自動卸料機構,以解決目前栽培食用菌的培養料混合配制過程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低、生產力低下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食用菌培養料混合裝置的自動卸料機構,包括混料箱和自動上料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箱下部設置有卸料口,卸料口內插入有卸料門,卸料門一端連接氣缸或液壓缸的活動桿,所述氣缸或液壓缸的缸體與混料箱鉸接。
所述卸料門沿水平方向插入卸料口內,卸料門開合方便,便于連接氣缸或液壓缸。
所述卸料門為弧形,卸料門的弧度與混料箱底部弧度相同,卸料門插入卸料口以后,可保證卸料門與混料箱底部配合緊密,不存在攪拌死角。
食用菌栽培常用的培養料包括農作物秸桿、糞肥、輔料以及化肥等,栽培不同種類的食用菌要根據不同的培養料配方進行配制,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食用菌培養料混合裝置的自動卸料機構,可完成機械化混合配料以后,可以實現自動卸料,混料箱的卸料口通過氣缸或液壓缸控制開合,便于自動化控制,可實現定時攪拌,定時排料,有效提高了食用菌培養的配制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圖2所示,一種食用菌培養料混合裝置的自動卸料機構,包括混料箱2和自動上料部分1,混料箱2下部設置有卸料口3,卸料口3內插入有卸料門4,卸料門4一端連接氣缸5的活動桿,氣缸5的缸體與混料箱2鉸接,卸料門4沿水平方向插入卸料口3內,卸料門4開合方便,便于連接氣缸5,卸料門4為弧形,卸料門4的弧度與混料箱2底部弧度相同,卸料門4插入卸料口3以后,可保證卸料門4與混料箱2底部配合緊密,不存在攪拌死角。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例,并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金豪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金豪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0297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梳妝臺
- 下一篇:磁性元器件與電路板連接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