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玻纖涂油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01443.8 | 申請日: | 2013-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001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8 |
| 發明(設計)人: | 陸俊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佳成特種纖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C25/20 | 分類號: | C03C25/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東 |
| 地址: | 2238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涂油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玻璃纖維浸潤劑涂抹裝置,屬于玻璃纖維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生產玻璃纖維原絲以玻璃球為原料,采用坩堝拉絲技術,通過電加熱將玻璃球在坩堝內熔化形成玻璃液,然后將熔融的玻璃液經過漏板分束成玻璃纖維細絲,然后通過涂油器進行涂抹浸潤劑。目前,現有的玻纖用坩堝法拉絲所使用的涂油器主要是用石墨輥和石墨槽,其結構簡單,只是傳統的覆蓋涂抹,這兩種方法的主要缺點是涂油不均勻,油容易外溢浪費大,油盒內油溫損失大等。
專利:ZL200920202474.9公開一種用于浸潤劑涂油器的酚醛涂油輥筒,包括一用酚醛樹脂支撐的涂油輥筒,所述的輥筒的轉軸的與一減速電機連動;所述的輥筒的下方設有一裝有浸潤劑的油槽,所述的輥筒底部位于所述的油槽內,所述的輥筒表面涂覆有一層浸潤劑。該專利主要存在以下問題:a、浸潤劑需要人工加入,工人工作量大,而且效率較低;b、權2中:所述的輥筒的底部始終與油槽內的浸潤劑接觸,專利文件中并沒有公開實現該權利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缺點,提供了一種玻纖涂油裝置,其目的在于: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提高涂油效率和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
一種玻纖涂油裝置,主要包括:涂油輥和油槽,所述涂油輥下方設有一裝有浸潤劑的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油輥一端設置有齒輪,所述齒輪通過鏈條和減速機連接,所述油槽通過導管和油箱連接,所述油箱上設置有加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上設置有控制閥,所述油槽下方設置有紅外距離傳感器,所述紅外距離傳感器和控制器連接,所述控制器控制控制閥啟閉。
所述加油口上設置有蓋子,所述蓋子上設置有通氣孔。
所述油箱底部和連通管一端連接,連通管另一端高出于油箱頂部。
所述油槽下方和/或涂油輥上方設置有滑輪。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只要設置好紅外距離傳感器的測試距離,就可以自動給油槽加油,保證涂油輥上始終有浸潤劑,設置在油箱上的連通管可以方便查看油箱內的浸潤劑高度,而設置的滑輪可以減小玻纖傳輸時的摩擦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涂油輥1下方設置有油槽2,油槽2通過導管6和油箱7連接,油槽2底部設置有紅外距離傳感器9,紅外距離傳感器9通過導線好控制器10連接,控制器10通過導線和油箱7出油口上的控制閥8連接,油箱7上設置有出油口和加油口,加油口上設置有蓋子,蓋子上設置有通氣孔11,油箱7底部和連通管12一端連接,連通管另一端高出于油箱頂部,涂油輥1一端設置有齒輪3,齒輪3通過鏈條4和減速機5連接,減速機5帶動涂油輥緩速轉動。
具體使用過程:
如圖1所示,先將油箱的加油口的蓋子取下,加入浸潤劑,然后蓋上蓋子,當紅外距離傳感器監測到油槽內的浸潤劑低于涂油輥最低點時,紅外距離傳感器給控制器發出指令,控制器開啟油箱出油口上的控制閥,這時浸潤劑流入油槽中,當紅外距離傳感器監測到浸潤劑最高高度時,再次給控制器發出指令,控制器關閉油箱出油口上的控制閥,達到自動加油的目的。減速機帶動涂油輥緩速轉動,經線經過涂油輥時,涂油輥給經線上油,為了減小經線傳輸過程中產生的摩擦力,可以在涂油輥后上方和前下方加裝滑輪。為了便于觀看油箱內的浸潤劑的多少,可以在油箱底部加裝連通管,根據連通器原理就可以知道油箱內浸潤劑的高度了。
綜上,本實用新型達到預期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佳成特種纖維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佳成特種纖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014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尾氣凈化器的保護裝置
- 下一篇:交替催化轉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