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逆流輸液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201032.9 | 申請日: | 2013-04-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392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郭沛霖;趙啟焱;羅明生;黃超;李艷賓;王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沛霖;趙啟焱;羅明生;黃超;李艷賓;王芳 |
| 主分類號: | A61M5/14 | 分類號: | A61M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鄭州***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逆流 輸液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具,尤其涉及一種防逆流輸液管。
背景技術
????病人輸液的時候需要有人看護以防輸液結束的時候發生血液逆流的危險,這增加了醫護人員和家人的負擔。但是,現實中依然有很多事故發生,給病人帶來痛苦和危險。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逆流輸液管,能夠在輸液結束的時候防止血液逆流,保證病人的安全,結構簡單,純機械構造,成本低,可靠性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逆流輸液管,包括輸液管,所述輸液管上設置有與輸液管一體成型的單向管段,所述單向管段的內徑大于所述輸液管的內徑,所述單向管段的內壁上固定設置有密封圈,單向管段內還設置有與所述密封圈匹配的活動塞,所述活動塞下端的直徑大于上端的直徑,活動塞上端通過彈性裝置與所述單向管段的頂部相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彈性裝置為拉簧或者橡皮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單向管段設置在所述輸液管的下部末端。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密封圈的內徑大于所述輸液管的內徑。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單向管段的厚度與所述輸液管的厚度相同。?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在輸液的時候,由于液體壓力,使活動塞下移,活動塞與密封圈之間出現空隙,液體便可順利通過,輸液結束時,液體壓力消失,彈性裝置將活動塞拉回到密封圈中,把輸液管密封,防止血液逆流,保證病人的安全,結構簡單,純機械構造,成本低,可靠性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
圖中:1、彈性裝置??2、輸液管??3、密封圈??4、單向管段??5、活動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看附圖,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中輸液管2,所述輸液管2上設置有與輸液管2一體成型的單向管段4,所述單向管段4的內徑大于所述輸液管2的內徑,所述單向管段4的內壁上固定設置有密封圈3,密封圈3的內徑大于所述輸液管2的內徑,單向管段4內還設置有與所述密封圈3匹配的活動塞5,所述活動塞5下端的直徑大于上端的直徑,活動塞5上端通過彈性裝置1與所述單向管段4的頂部相連,彈性裝置1可以采用拉簧或者橡皮筋。
單向管段4設置在所述輸液管2的下部末端。使活動塞5回復到密封狀態時盡量減少輸液管2中藥液的殘留量。
單向管段4的厚度與所述輸液管2的厚度相同。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輸液的時候,由于液體壓力,使活動塞5下移,活動塞5與密封圈3之間出現空隙,液體便可順利通過,輸液結束時,液體壓力消失,彈性裝置1將活動塞5拉回到密封圈3中,將輸液管2密封,防止血液逆流,保證病人的安全,結構簡單,純機械構造,成本低,可靠性強。?
上述描述僅作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技術方案提出,不作為對其技術方案本身的單一限制條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沛霖;趙啟焱;羅明生;黃超;李艷賓;王芳,未經郭沛霖;趙啟焱;羅明生;黃超;李艷賓;王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20103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預防和治療腰頸椎間盤突出的裝置
- 下一篇:復合標記環支架輸送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