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隔離性能的CAN總線控制收發系統有效
申請號: | 201320199552.0 | 申請日: | 2013-04-19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175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發明(設計)人: | 賈文良;施東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賈文良 |
主分類號: | G06F13/40 | 分類號: | G06F13/4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隔離 性能 can 總線 控制 收發 系統 | ||
1.一種高隔離性能的CAN總線控制收發系統,由電源模塊供電,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個傳感器、模擬信號接口模塊、模數轉換模塊、微處理器、CAN控制模塊、CAN收發模塊、第一光電隔離模塊、第二光電隔離模塊和CAN總線,所有的傳感器輸出端與所述的模擬信號接口模塊電連接,模擬信號接口模塊的輸出端通過模數轉換模塊與所述的微處理器連接,所述的微處理器輸出端與所述的CAN控制模塊電連接,所述的CAN控制模塊的輸出端與第一光電隔離模塊的輸入端連接,第一光電隔離模塊的輸出端與CAN收發模塊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的CAN控制模塊的輸入端與第二光電隔離模塊的輸出端連接,第二光電隔離模塊的輸入端與CAN收發模塊的輸出端連接,第一光電隔離模塊和第二光電隔離模塊的驅動端與所述的電源模塊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隔離性能的CAN總線控制收發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USB通信模塊,所述的USB通信模塊與所述的微處理器電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隔離性能的CAN總線控制收發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RS232通信模塊,所述的RS232通信模塊與所述的微處理器電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隔離性能的CAN總線控制收發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數轉換模塊為高速模數轉換模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隔離性能的CAN總線控制收發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處理器為89C52單片機,所述的高速模數轉換模塊包括模數轉換芯片ADC0808、電容C7,所述模數轉換芯片ADC0808的IN0口、IN1口和IN2口分別與模擬信號接口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所述模數轉換芯片ADC0808的VCC口和VREF口均通過所述的電容C7接地,模數轉換芯片ADC0808的GND口和VREF-口接地,所述的ADDC口也接地,模數轉換芯片ADC0808的輸出口與89C52單片機的輸入輸出口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隔離性能的CAN總線控制收發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AN控制模塊中的控制芯片為SJA1000芯片,所述89C52單片機采用11.0592M晶振,所述SJA1000芯片采用16M晶振。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隔離性能的CAN總線控制收發系統,其特征在于:CAN收發模塊包括接口J1、二極管D1、二極管D2、電容C4、電容C5、電阻R16、電容C4、電容C5和跳線開關S6,所述跳線開關的一端與接口J1的CANL口連接,跳線開關的另一端通過電阻R16與接口J1的CANH口連接,所述接口J1的CANH口分別通過電容C4和反接的二極管D1接地,所述接口J1的CANL口分別通過電容C5和反接的二極管D2接地,所述接口J1的CANL口和CANH口還與所述的CAN控制模塊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隔離性能的CAN總線控制收發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指示電路,所述的指示電路包括電阻R12、電阻R13、發光二極管D3和發光二極管D4,所述發光二極管D3的陰極與89C52單片機的P31口連接,所述發光二極管D3的陽極通過電阻R12接電源模塊,所述發光二極管D4的陰極與89C52單片機的P30口連接,所述發光二極管D4的陽極通過電阻R13接電源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賈文良,未經賈文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9955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感應取能電源備用電池的充電控制結構
- 下一篇:移動電源及其轉換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