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分離不溶于水的氣體與水蒸汽的分離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320199072.4 | 申請日: | 2013-04-19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208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發明(設計)人: | 王榮山;翁立奎;耿建橋;張晏瑋;柏廣海;劉二偉;杜晨曦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01D53/26 | 分類號: | B01D53/26;B01D53/00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孫仿衛;汪青 |
地址: | 21500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分離 氣體 水蒸汽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分離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將不溶于水的氣體與水蒸汽分離的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在化工領域中,將不溶于水的氣體與水蒸汽分離是非常常見的,例如,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201618437U,其公開了一種窖式氣水分離器,在水箱的一側裝有冷水箱,其內安裝多到平行排列的冷凝管,冷凝管下方設有積水箱,冷水箱上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高溫氣體自進氣口進入冷水箱內,經過冷凝管的冷卻,水蒸汽接觸冷凝管后,形成液珠,滴入積水箱體中,不溶于水的氣體自出氣口排出,從而實現氣水分離。然而,上述的氣水分離器,對于密度較大的氣體,如氬氣(Ar),則在重力作用下,向著冷水箱底部移動,而出氣口一般都是在冷水箱的頂部,因此,對應密度較大的氣體,則無法從出氣口排出,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而且無法達到分離的效果和目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用于分離不溶于水的氣體與水蒸汽的分離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分離不溶于水的氣體與水蒸汽的分離裝置,其包括具有進氣口、出氣口以及排液口的分離筒,設置在分離筒內的冷凝裝置,設置在排液口下方的液體收集裝置,特別是,分離裝置還包括與分離筒的出氣口相連通的第一氣體收集裝置和與液體收集裝置的側壁相連通的第二氣體收集裝置,其中第一氣體收集裝置包括一端部與分離筒的出氣口相連通的第一集氣管以及與第一集氣管另一端部相連通的第一集氣器,第一氣體收集裝置用于收集密度較小的氣體;第二氣體收集裝置包括一端部與液體收集裝置的側壁相連通的第二集氣管以及與第二集氣管另一端部相連通的第二集氣器,第二氣體收集裝置用于收集密度較大的氣體。
優選地,液體收集裝置呈漏斗狀,其包括截面自上而下逐漸變小的錐臺和斗嘴以及設置在斗嘴下方的集液槽,第二集氣管與錐臺的錐面相連通。
進一步,優選地,第二集氣管與錐臺錐面連通的端面自上而下向外傾斜。其中錐臺的錐頂角為90°為最優選。更有利于液體的收集和排放。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具體實施和優選方面,錐臺上還設有位于第二集氣管上方將其位于錐臺內的部分擋住的擋板。有效地防止液珠從第二集氣管流向第二集氣器。
根據本實用新型又一個具體實施和優選方面,冷凝裝置包括U型換熱管和提供冷凝水的供應系統,其中U型換熱管的兩端分別與供應系統的進水管和出水管相連接。
優選地,U型換熱管為耐高溫的不銹鋼,其在水蒸汽環境下不會發生高溫腐蝕,所以不會對收集氣體帶來額外污染及凝結水管路的堵塞等問題。
優選地,出氣口設置在分離筒的頂部,進氣口設置在分離筒的底側部;排液口設置在分離筒的底部并與液體收集裝置相連通。
此外,密度較小的氣體為氫氣、氦氣或一氧化碳。密度較大的氣體為氬氣。
由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實施,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將分離筒的出氣口與第一氣體收集裝置相連通、液體收集裝置的側壁與第二氣體收集裝置相連通,再通過冷凝裝置將水蒸汽液化,不溶于水的密度較小和較大氣體分別被第一氣體收集裝置和第二氣體收集裝置收集,液化后的液珠被液體收集裝置收集,因此,可用于不同密度氣體與水蒸汽的分離,且具有較高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分離裝置的主視示意圖;
其中:1、分離筒;10、進氣口;11、出氣口;12、排液口;2、冷凝裝置;20、U型換熱管;3、液體收集裝置;30、錐臺;31、斗嘴;32、擋板;33、集液槽;4、第一氣體收集裝置;40、第一集氣管;41、第一集氣器;5、第二氣體收集裝置;50、第二集氣管;51、第二集氣器;6、進水管;7、出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用于分離不溶于水的氣體與水蒸汽的分離裝置,其包括具有進氣口10、出氣口11以及排液口12的分離筒1;設置在分離筒1內的冷凝裝置2;設置在排液口下方的液體收集裝置3;與分離筒1的出氣口11相連通的第一氣體收集裝置4;與液體收集裝置3的側壁相連通的第二氣體收集裝置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未經蘇州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9907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去火清熱腌制海帶
- 下一篇:固定牢靠的滾蛋籠鴿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