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錘紋效果的插竹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98688.X | 申請日: | 2013-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3719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伍從政;曾武;葉永茂;薛矛;王國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4C1/20 | 分類號: | B44C1/20;A41D27/16;C09D5/28;C09D175/04;C09D7/12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鄭彤;萬志香 |
| 地址: | 5285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效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服裝輔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錘紋效果的插竹。
背景技術
錘紋漆對底材具有良好的遮蓋裝飾作用,涂層表面看上去有一個個凹下去的圓點,像被螂頭敲打過一樣,手摸上去,光滑,有高低不平的感覺,是一種非常好的裝飾漆。錘紋漆由烘烤型發展到自干型;種類由氨基錘紋漆發展到現在的丙烯酸、聚氨酯、環氧,甚至是水性錘紋漆等;施工方法由最初的“濺漆法”、“濺溶劑法”以及“灑硅法”等兩步或多步法,發展到現在的“一涂法”;其廣泛應用于儀器、儀表表面裝飾、木器家具、塑料制品、水泥平面等各種底材的裝飾與美化。錘紋形態的控制由最初的僅僅依靠非浮型鋁粉和使用具有較快揮發速率的混合溶劑來調節,發展到依靠助劑來幫助調節,從而大大地簡化了施工工藝和操作難度,使形成的錘紋更具有立體的美感。
錘紋漆雖在市場上普遍存在,但插竹生產廠噴涂使用的涂料量偏少,顏色偏多,這與涂料廠難以形成利益關系,所以插竹生產廠一般難以獲得這種涂料。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錘紋效果的插竹。
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具有錘紋效果的插竹,該插竹包含基材,所述基材上噴涂有具有錘紋效果的涂層。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涂層的厚度為30-100μm。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基材的材質為木質、金屬、尼龍或聚丙烯。
所述涂層的原料組成為重量份比為1:0.2-0.3:0.5的錘紋漆、固化劑和稀釋劑。所述錘紋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為:聚氨酯清漆80-95份、錘紋助劑0.1-0.8份、非浮性鋁粉1-8份、防沉劑0.1-1份、色漿或色漆0-10份(優選為聚氨酯清漆80-95份、錘紋助劑0.1-0.8份、非浮性鋁粉3-5份、防沉劑0.3-0.5份、色漿或色漆0.5-3份)。所述非浮性鋁粉的細度為10-25μm。所述錘紋助劑為高分子硅酮化合物錘紋助劑或聚硅氧烷錘紋助劑。所述防沉劑為蓖麻油衍生物、有機改型膨潤土、金屬皂、聚乙烯蠟、超細二氧化硅或蒙脫土有機衍生物。
上述具有錘紋效果的插竹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基材處理:將基材進行預處理,保證基材表面干凈無污染;
(2)噴涂:將錘紋漆、固化劑和稀釋劑按1:0.2-0.3:0.5的重量份比例混合得混合涂料,用巖田杯控制混合涂料的粘度在14-20秒之間,然后均勻噴涂在步驟(1)預處理后的基材上;
(3)成型:將步驟(2)噴涂好的插竹自然干燥即得所述具有錘紋效果的插竹。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本實用新型所使用的錘紋漆是在現有的聚氨酯清漆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得到的:采用普通聚氨酯清漆,利用馬蘭格尼(Marangoni)效應(微重力下,自然對流減弱,到零重力下,理應全部消失。但是由于表面張力在液體界面起作用,引起一個表面張力梯度,表面張力梯度超過粘滯力,使液體流動,出現毛細管對流。在液體涂料中混合溶劑中各組分的揮發速率不同,揮發速率快的組分首先逸出,導致各層濃度分布不一;同時溶劑的揮發使表層的溫度降低,造成底層和表層間的溫度差,二者共同作用形成的表面張力梯度使得表層中的溶劑流向下層,下層溶劑流向上層,反復循環而成環流。)、貝納爾德(Benard)窩(貝納爾德窩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漆膜表面溶劑揮發的不平衡,使漆膜產生固體含量和溫度的不均一分布,因而引起表面張力差和密度差驅動的流動,使漆膜表面形成許多小的旋渦,并逐漸擴展,邊界相遇形成相互連接的六角形,很像蜂窩組織,隨著溶劑的蒸發,進一步轉變成許多中間低、周圍高的小圓)的形成和表面張力作用是促使錘紋形成的三大主要原因這一原理,通過對聚氨酯清漆進行簡單的優化就可以制備得到錘紋漆,這既降低了原料的獲取難度又保證了插竹廠對錘紋狀態的控制和調整,也保證了涂料的供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9868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