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排液氣舉底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96689.0 | 申請日: | 2013-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853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新會;賈俊敏;羅軍;羅鵬飛;邢心;孫軍;曲建;劉素環;孫立軍;魏曉明;高文明;吳曉明;譚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4/06 | 分類號: | E21B34/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韓嫚嫚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排液氣舉底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無定壓單流閥裝置,尤其有關于一種應用于油井氣舉排液施工中的排液氣舉底閥。
背景技術
在氣舉排液施工中,油井完井套管參數和固井質量,地層壓力系數或者完井泥漿密度決定了套管的最大允許掏空深度;在負壓射孔氣舉降液面的油井,依據地質設計要求也需確定排液深度;在套管強度滿足排液要求的油井,按照氣舉設計標準要求,環空氣體不允許從喇叭口進入油管,因此在喇叭口以上50m處,同樣需要實現準確排液。
現有技術中,氣舉工藝的配套工具較少,目前還沒有一種專門的裝置可解決上述三方面的技術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排液氣舉底閥,其可準確控制氣舉排液過程中的套管掏空深度,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排液氣舉底閥,所述排液氣舉底閥包括:
主體,其具有主管和連接在所述主管外壁上的旁管,所述旁管與所述主管相連通,所述主管的上端連接有上接箍,所述主管的下端連接有中接箍;
閥座,其設置在所述旁管內,所述閥座的上端座設有閥球,所述閥球的上端通過彈簧頂抵在所述旁管的內頂壁上。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中接箍的下端連接有連接管,所述連接管的下端連接有下接頭。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主管的上端連接有連接管,所述連接管與所述上接箍相連。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旁管的下端穿設連接有壓帽,所述閥座設置在所述壓帽上。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閥球的上端設有彈簧罩,所述彈簧罩的上端設有凹槽,所述彈簧的下端穿設在所述凹槽中。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旁管的內頂壁上設有容納槽,所述彈簧的上端容設在所述容納槽中。
本實用新型的排液氣舉底閥的特點及優點是:該排液氣舉底閥具有單流無定壓的特點,即:排液氣舉底閥所處位置的套管壓力大于油管壓力時即可將油套連通。本實用新型排液氣舉底閥解決了氣舉排液過程中的三方面的問題:首先應用該工具降液面時,可以準確將液面降低到排液氣舉底閥所下深度位置,有效保護套管,降低安全風險;其次,在負壓射孔時,為準確確定排液深度,可應用該排液氣舉底閥;再次,為了防止油套環空氣體直接進入油管,在氣舉排液管柱的防掉喇叭口(管鞋)上50m位置處安裝該排液氣舉底閥,作為排液底閥,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排液氣舉底閥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排液氣舉底閥的應用示意圖一。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排液氣舉底閥的應用示意圖二。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排液氣舉底閥的應用示意圖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排液氣舉底閥10,其包括主體1和閥座2。其中:主體1具有主管11和連接在所述主管11外壁上的旁管12,所述旁管12與所述主管11相連通,所述主管11的上端連接有上接箍13,所述主管11的下端連接有中接箍14;閥座2設置在所述旁管12內,所述閥座2的上端座設有閥球21,所述閥球21的上端通過彈簧22頂抵在所述旁管12的內頂壁上。
具體是,主體1由主管11和旁管12組成。主管11大體呈圓柱筒形,其具有中心孔111,主管11的側壁上開設有與中心孔111相連通的通孔112。主管11的上端連接有上接箍13,在本實施例中,主管11的上端螺紋連接有連接管15,連接管15與上接箍13螺紋相連;主管11的下端螺紋連接有中接箍14,在本實施例中,中接箍14的下端螺紋連接有連接管16,連接管16的下端螺紋連接有下接頭17。
旁管12連接在主管11設有通孔112的外側壁上,旁管12的內壁與主管11的外壁之間圍繞形成旁通孔121,旁通孔121通過通孔112與主管11的中心孔111相連通。閥座2設置在旁管12的旁通孔121內,其具有通孔23,閥球21座設在閥座2的通孔23上端,彈簧22夾設在閥球21與旁管12的內頂壁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9668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溫控花椒烘干機
- 下一篇:一種藻類飲品的生產工藝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