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燃燒器二次風的調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96474.9 | 申請日: | 2013-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86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甄曉偉;孫樹翁;劉欣;崔星源;張玉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龍源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N3/00 | 分類號: | F23N3/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方亮 |
| 地址: | 264006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燃燒 二次 調節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燃煤鍋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燃燒器二次風的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燃煤鍋爐在燃燒煤粉時需要充足的氧量來完成,這個過程主要通過燃燒器將煤粉和空氣送入爐膛。燃燒器由內向外依次分為一次風、內二次風和外二次風三個流通通道,二次風主要為煤粉燃燒提供足夠的氧量(空氣),使得煤粉充分燃盡。目前,低NOx燃燒器為了實現空氣分級,合理組織二次風與一次風合理的混合時機,二次風分為內二次風和外二次風,主要為煤粉燃燒在不同時機補充燃燒所需氧量,同時組織燃燒器出口合理的氣流流場,保證煤粉的燃燒性能和燃燼特性。
為了實現不同時機、不同風量的混合情況,二次風的風量和氣流的旋流強度一般由二次風門的調節機構來完成,二次風的進風量和旋流強度通過調節機構的不同開度和旋轉角度來實現,調節機構通過拉桿或其他裝置在二次風箱內實現調節。燃燒器常規的二次風門或葉片調整拉桿如圖1A和1B所示,由拉環1、直桿2、手柄3組成,或由拉環1、直桿2、手柄3、聯軸器4組成。在實際調整中通過手柄3,將拉力或推力或扭矩通過直桿(和聯軸器)傳遞到拉環1連接的燃燒器的二次風門或旋流葉片。風量的調節通過常規拉桿帶動風門、或旋流葉片實現。
上述二次風調整裝置的布置方式的缺點為:在燃燒器運行過程中不能及時的根據煤種的變化及鍋爐負荷的改變、進行調整燃燒器的二次風的風量及旋流強度。燃燒器在燃燒狀態發生改變時不能及時的進行調整,會導致鍋爐的燃燒不穩。葉片可調的燃燒器一般采用常規采用的調節拉桿,如圖1A和1B所示所示:圖1A的調節拉桿在使用過程中會因為熱應力的作用使拉桿發生彎曲,彎曲的拉桿與燃燒器本體或風箱面板發生接觸,使拉桿無法進行調節。另外由于安裝精度難以保證較好的同軸度,在使用初期就會存在卡澀的現象。
或者,圖1B的調節拉桿雖然在圖1A的調節拉桿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將直桿2設置為兩段,并在之間布置了一個聯軸器。這種方式在同軸度方面會有所改善,但是一個聯軸器只能在一個方向上對應力變形進行補償,在另一個方向變形仍會發生卡澀。通過這種常規的拉桿調節故障率比較高,對于鍋爐工況的變化無法及時進行調節。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燃燒器二次風的調節裝置,采用兩個聯軸器用于連接直桿。
一種燃燒器二次風的調節裝置,包括:拉環20、第一直桿21、第二直桿22、第三直桿23、第一聯軸器24、第二聯軸器25和手柄26;所述第一聯軸器24設置在所述第一直桿21和所述第二直桿22之間,所述第二聯軸器25設置在所述第二直桿22和所述第三直桿23之間;所述第一直桿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桿22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一聯軸器24連接;所述第二直桿2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直桿23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二聯軸器25連接;
所述第一直桿21的另一端與所述拉環20鉸接,并且,所述拉環20固定連接在固定連接在燃燒器的二次風門或旋流葉片上;所述第三直桿23的另一端與所述手柄26固定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聯軸器24和所述第二聯軸器25都包括:第一軸接頭31、第二軸接頭32、第一鎖銷33和第二鎖銷34;其中,在所述第一鎖銷33的頭部設置擋塊,在所述第一鎖銷33的尾部設置通孔;在所述第一軸接頭31的第一端面上設置凸筋,并在所述凸筋上設置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軸接頭32的第一端面上設置通槽,并設置貫穿所述通槽的第二通孔;其中,所述凸筋與所述通槽相配合;通過所述第一鎖銷33的尾部穿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鎖銷34穿過所述第一鎖銷33尾部的通孔,連接所述第一軸接頭31和第二軸接頭32。
所述第一軸接頭3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軸接頭32的第二端分別與所述第一直桿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桿22的一端、或所述第二直桿2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直桿23的一端固定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軸接頭31和第二軸接頭32的材質都為金屬材料,并且,所述第一軸接頭31和第二軸接頭32的材質不相同。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的,在將所述第一直桿2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桿22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一聯軸器24連接,并將所述第二直桿2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直桿23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二聯軸器25連接后,沿所述第一聯軸器24中所述第二軸接頭的第一端面上的通槽的長度方向、與沿所述第二聯軸器25中所述第二軸接頭的第一端面上的通槽的長度方向相互垂直。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一步的,所述第三直桿23的另一端與所述手柄26焊接或螺紋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龍源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煙臺龍源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9647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用鋁合金鍛造材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Cu-Zn-Sn系銅合金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