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小腸鏡托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93189.1 | 申請日: | 2013-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691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娜;張鵬;王新;郭學剛;吳開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娜 |
| 主分類號: | A61B1/00 | 分類號: | A61B1/00;A61B1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32 陜西省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腸 托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小腸鏡托架。
背景技術
內窺鏡是一種光學儀器,由體外經過人體自然腔道送入體內,對體內疾病進行檢查,可以直接觀察到臟器內腔病變,確定其部位、范圍,并可進行照相、活檢或刷片,大大的提高了疾病的診斷準確率,并可進行某些治療。小腸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一直是消化道的盲區。近年來小腸鏡的應用使醫生能夠直觀的發現和診斷小腸疾病,并且進行內鏡下治療,大大提高了小腸疾病的診療水平。然而與普通胃鏡或結腸鏡相比,小腸鏡檢查時間長,通常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完成。同時,檢查過程中整個小腸鏡需要由醫生舉在肩膀上進行操作,小腸鏡的操作手柄非常沉重,手術過程中醫生的肩周負擔較大,經常會引起肩周不適,時間久了還會造成肩周勞損。小腸鏡醫生罹患腰椎間盤突出和肩周炎的比例很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小腸鏡托架,解決小腸鏡手術當中,整個小腸鏡需要人工托持,不僅操作不便且沉重的手柄造成醫生肩周負擔過大的問題。
為了實現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內鏡托架,包括有底座,底座通過支撐桿連接有托架,托架包括有前端的“U”形固定座,固定座通過水平連接桿與后端的掛鉤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特征還在于,水平連接桿為“T”形,掛鉤為“W”形,水平連接桿的短桿兩端分別連接一個固定座,水平連接桿的長桿末端通過一個豎桿與掛鉤連接。
底座下部設置有至少三個萬向輪。
支撐桿為可伸縮結構,包括下方的固定筒和上方的伸縮柱,伸縮柱位于固定筒內部且能夠上下移動。
固定筒側面通過螺紋孔結構連接有限位栓,轉動限位栓時,限位栓通過螺紋結構沿著固定筒的徑向進給從而將伸縮柱固定在一定高度。
伸縮柱頂端通過軸承機構與水平連接桿連接,從而使托架能夠以支撐桿為軸心在360°范圍內旋轉。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進行內鏡手術時,采用本實用新型將連接主機的導向束和操作手柄托持起來,能夠解除醫生肩膀的負擔,避免醫生肩周勞損;
2)本實用新型的托架可以360°旋轉、能夠調節高低且可以隨意移動位置,在使用時可以根據手術的需要進行調節,能夠方便手術的進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固定座,3.連接桿,4.掛鉤,5.豎桿,6.萬向輪,7.固定筒,8.伸縮柱,9.限位栓,10.軸承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小腸鏡托架,如圖1所示,包括有底座1,底座1通過支撐桿連接有托架,托架包括有前端的“U”形固定座2,固定座2通過水平連接桿3與后端的掛鉤4連接。
具體實施時,水平連接桿3優選為“T”形,掛鉤4優選為“W”形,水平連接桿3的短桿兩端分別連接一個固定座2,水平連接桿3的長桿末端通過一個豎桿5與掛鉤4連接,固定座2的“U”形開口與后端的掛鉤4相對,每個固定座2與后部的掛鉤4組成一個內鏡托持位,兩個托持位分列在水平連接桿3兩側,能夠同時滿足左利手及右利手的醫生使用。掛鉤4下部通過豎桿5連接到水平連接桿3上使得掛鉤4比固定座2高出一定距離,該結構設計能夠滿足內鏡操作手柄的結構特點,使操作手柄放在托架上時手柄前端和后端相對平行。進行內鏡手術前,首先將限位栓9擰松,調節伸縮柱8的高度從而使托架處于一個合適的高度,隨后將限位栓9擰緊使支撐桿高度固定下來。然后將內鏡的操作手柄由固定座2的“U”形開口處卡入固定座2中,操作手柄后部的導向束放在掛鉤4中,導向束與內鏡主機連接。優選在固定座2與掛鉤4的表面包裹一層軟質材料防止使用過程中對操作手柄和導向束造成磨損。手術過程中,醫生站在掛鉤4后面握住手柄進行操作,水平連接桿4與伸縮柱8之間通過軸承機構連接在一起可以保證托架能夠自由改變方位。底座1下部設置有若干萬向輪6,一般可設置三個或四個,將內鏡鏡身插入患者體內時,手柄需要一起移動,此時只需用腳推動底座1即可完成。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上述實施方式和說明書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娜,未經劉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9318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