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分體式激光雕刻切割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88375.6 | 申請日: | 2013-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711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柳誠貴;張廣明;馬力;李正;呂宏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聊城大為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26/38 | 分類號: | B23K26/38;B23K26/08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銀 |
| 地址: | 252052 山東省聊城***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體式 激光雕刻 切割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激光加工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分體式激光雕刻切割機。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激光加工技術在金屬和非金屬材料的加工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建筑行業特別是石材和板材的雕刻和切割過程中,激光技術具有加工精度高、加工的可操作性高等特點,能夠根據不同的要求雕刻或切割出不同的形狀。
但是,現有的激光雕刻和切割裝置大多為整體結構,這樣一來,就對加工材料的大小有一定的要求,在不改變材料的形狀的基礎上,過大體積的材料就無法進行表面的雕刻,不僅如此,由于激光裝置為整體結構,如果人們需要在已經固定好的地板磚等材料上雕刻時,現有的一體式激光雕刻裝置時無法滿足客戶需求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分體式激光雕刻切割機,能夠有效解決現有的激光雕刻裝置無法加工大面積材料表面、不能對固定好的材料進行后期加工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分體式激光雕刻切割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柜和操作平臺,所述的控制柜和操作平臺通過電纜連接;所述的操作平臺包括機架和橫梁,所述的機架為方形框架結構,所述機架四個角的底部分別設有一個腳輪,機架相對兩側的上表面分別設有第一滑動機構和第二滑動機構,所述的橫梁設置在機架上并通過第一滑動機構和第二滑動機構實現滑動,所述的橫梁上設有激光管、激光頭、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和第三滑動機構,所述的激光頭通過支座固定在第三滑動機構上,且激光頭的滑動方向與橫梁的滑動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的第一反射鏡設置在激光管的激光輸出管口端,所述的第二反射鏡設置在第三滑動機構的一端,且第一反射鏡和第二反射鏡相互平行。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滑動機構、第二滑動機構、第三滑動機構結構一致,均包括電機、皮帶輪、皮帶和導軌,所述的皮帶輪與電機連接,所述的皮帶一端套在皮帶輪上,所述的第一皮帶和第二皮帶的另一端分別穿過橫梁的同一側,所述的第三皮帶的另一端穿過支座,所述的橫梁放置在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上,所述的激光頭放置在第三導軌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方便,價格低廉,設計巧妙,通過對一體式激雕刻機的改進,使得操作平臺和控制柜分離,并將操作平臺小型化,使得操作平臺可以自如的移動,滿足了客戶后期加工的意愿,同時,通過利用滑動機構和橫梁,使得激光頭可以實現前、后、左、右四個方向的滑動,而且,結合機架下的腳輪設計,使得整個操作平臺能夠在超大的平面平臺上進行激光雕刻和切割工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控制柜,2電纜,3第一皮帶,4第一電機,5第一皮帶輪,6機架,7第二皮帶,8第二皮帶輪,9第二電機,10腳輪,11第一反射鏡,12第三電機,13橫梁,14第二反射鏡,15第二導軌,16第二皮帶輪,17第三皮帶,18激光頭,19支座,20激光管,21第三導軌,22第一導軌。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該實用新型的分體式激光雕刻切割機,包括控制柜1和操作平臺,所述的控制柜1和操作平臺通過電纜2連接;所述的操作平臺包括機架6和橫梁13,所述的機架6為方形框架結構,所述機架6四個角的底部分別設有一個腳輪10,機架6相對兩側的上表面分別設有第一滑動機構和第二滑動機構,所述的第一滑動機構包括第一電機4、第一皮帶輪5、第一皮帶3和第一導軌22,所述的第一皮帶輪5與第一電機4連接,所述的第一皮帶3一端套在第一皮帶輪5上,所述的第二滑動機構包括第二電機9、第二皮帶輪8、第二皮帶7和第二導軌15,所述的第二皮帶輪8與第二電機9連接,所述的第二皮帶7一端套在第二皮帶輪8上,所述的第一皮帶3和第二皮帶7的另一端分別穿過橫梁13的同一側,所述的橫梁13放置在第一導軌22和第二導軌15上,通過第一滑動機構和第二滑動機構拉動橫梁13在機架6上移動。
所述的橫梁13上設有激光管20、支座19、激光頭18、第一反射鏡11、第二反射鏡14和第三滑動機構,所述的第三滑動機構包括第三電機12、第三皮帶輪16、第三皮帶17和第三導軌21,所述的第三皮帶輪16與第三電機12連接,所述的第三皮帶17一端套在第三皮帶輪16上,第三皮帶17的另一端穿過支座19,所述的支座19設置在第三導軌21上,所述的激光頭18固定在支座19上,且激光頭18朝向下方。
所述的第一反射鏡11設置在激光管20的激光輸出管口端,所述的第二反射鏡14設置在第三滑動機構的一端,且第一反射鏡11和第二反射鏡14相互平行,第一反射鏡11接收激光管20產生的激光,并將激光傳到第二反射鏡14上,第二反射鏡14將激光傳給激光頭1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聊城大為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聊城大為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8837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