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五復合橡膠擠出機頭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87727.6 | 申請日: | 2013-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216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明(設計)人: | 黃發國;江建平;鄧文忠;程一祥;王東明;潘家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橡膠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7/12 | 分類號: | B29C47/12;B29C47/08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歐陽波 |
| 地址: | 541004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橡膠 擠出 機頭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橡膠機械,具體是一種五復合橡膠擠出機頭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輪胎生產中,一般來說,胎面/胎側半制品大多是用二復合擠出機組、三復合擠出機組來進行生產,也有一些高等級的胎面/胎側半制品是用四復合擠出機組來進行生產,但是二、三、四復合擠出機組生產出來的胎面/胎側,有些還需在機外對其表面進行膠片貼合。這種機外貼合的尺寸精度已不能滿足現代高等級子午線輪胎對其產品的尺寸精度及動平衡需求。因此研發在機內復合層數更多的五復合擠出機組成為市場的高端需求。?
五復合橡膠擠出機組將現有輪胎生產的機內復合加上部分機外貼合、機外復合的工藝改為多種方式的純機內復合,它將輪胎的胎面/胎側應用五種不同的膠料在機內復合,使各種膠料之間的貼合更加緊密,各部件的尺寸更為準確,從而滿足了現代高端輪胎生產的多種工藝要求,優化輪胎的制造工藝。此裝備適用于高等級子午線輪胎半成品部件的五復合擠出,將是高品質子午線輪胎生產中的重要工藝裝備之一。它的使用對于提高輪胎產品的品質、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能耗及原材料消耗,都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復合橡膠擠出機組比四復合橡膠擠出機組增加一臺擠出機,其主要包括一臺五復合橡膠擠出機頭和五臺擠出機,五臺擠出機的機筒分別與五復合橡膠擠出機頭的各擠料口連接。由于擠出機的機筒大而長,而且擠出機需配置有大型減速器和電機馬達,在擠出機周圍要搭建喂料輸送帶和復雜機架,使得五復合擠出機組現場機構更多,空間結構更復雜,占地面積?較大。為了充分利用空間,減少占地面積,優化配置,關鍵是有效地安排五臺擠出機的位置,使配套部件合理布局。?
要合理設置五臺擠出機的空間位置,主要是合理確定各機筒與復合擠出機頭的連接角度,連接角度過大,則五臺擠出機伸展后所占空間位置大;連接角度過小,則五復合擠出機組的配套部件有可能發生位置干涉,且機架位置狹小,一是不利于生產工人的操作,二是不利于設備的維護檢修。?
另外,復合擠出機頭的擠出機擠料口的水平傾角的不同,會使復合擠出機頭中各部件及各部件的不同部位所受到的應力不同,因此,復合擠出機頭各擠料口的傾角大小的設置,關系到擠出機頭裝置的多項性能指標。?
隨著復合擠出機頭模體分型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的不同,模體部件受到的應力也有所不同。較大的夾角,將導致模體受到的水平分力過大,從而使得鎖緊裝置的工作劣化。?
復合擠出機頭的各流道腔的長度也要有一個合理的范圍,長度過大,膠料在其中停留時間過長,膠料溫度升高過多,導致擠出產量降低;長度過小,膠料在其中不能有效地將螺旋運動轉變成層流,從而導致膠料擠出尺寸不穩定,同時膠料擠出壓力建立不起較好的壓力,擠出制品的致密性不是很好。?
復合橡膠擠出機頭的關鍵技術包含:各擠出機擠料口的水平傾角大小,各模體分型面的水平傾角大小,各流道腔的長度范圍。雖然現在已有了四復合橡膠擠出機頭,但為使增加了一臺擠出機的五復合橡膠擠出機組的結構緊湊、布局合理,五復合橡膠擠出機頭的各擠料口的水平傾角大小,各模體分型面的水平傾角大小,各流道腔的長度范圍仍需要重新設計,即需要一種優化設計的五復合橡膠擠出機頭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提供一種優化設計的五復合橡膠擠出機頭裝置,其各模體的分型面角度更為合理,結構簡化,制造和加工成本降低。?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五復合橡膠擠出機頭裝置,包括自上而下安裝于模座的多個模體,模座上開設有連接擠出機機筒的按騎背式結構布置的擠料口,各擠料口由進口向出口傾斜設置。合模后各模體分型面之間有各自獨?立的流道腔,各模體分型面之間的流道腔兩端分別連通成型口與模座上開設的對應的擠料口。本方案的模體包括從上至下安裝的上模、上中模一、上中模二、中模、下中模、下模,模座上從上至下開設的擠料口為五個,分別為上模擠料口、上中模擠料口、中模擠料口、下中模擠料口、下模擠料口,五個擠料口分別連通合模后的上模流道腔、上中模流道腔、中模流道腔、下中模流道腔、下模流道腔。?
從力學、空間、維修綜合考慮,各模體分型面安裝角度的范圍:上模和上中模一之間的分型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0°~55°,上中模一和上中模二之間的分型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30°~40°,中模和上中模二之間的分型面與水平面夾角為0~10°;下中模和中模之間的分型面與水平面夾角為-15°~-30°;下中模和下模之間的分型面與水平面夾角為-40°~-5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橡膠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桂林橡膠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8772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觸摸屏顯示內容的加密/解密方法及通信終端
- 下一篇:一種遠程操作辦公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