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光學指紋傳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82884.8 | 申請日: | 2013-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248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明(設計)人: | 林松;王永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導納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20 | 分類號: | G06K9/2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學 指紋 傳感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指紋傳感器,尤其是涉及一種光學指紋傳感器。
背景技術
指紋識別儀是通過人體的生物特征指紋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專用儀器。指紋圖像的獲取技術主要有4種類型:光學指紋傳感器、溫差感應式指紋傳感器、半導體指紋傳感器、超聲波指紋掃描。
光學指紋傳感器借助光學技術采集指紋,是歷史最久遠、使用最廣泛的技術。將手指放在光學鏡片上,手指在內置光源照射下,用棱鏡將其投射在電荷耦合器件(CCD)?上,進而形成脊線(指紋圖像中具有一定寬度和走向的紋線)呈黑色、谷線(紋線之間的凹陷部分)呈白色的數字化的、可被指紋設備算法處理的多灰度指紋圖像。
中國專利CN102651065A公開了一種光學指紋采集裝置,包括外殼、棱鏡、光源、物鏡、透鏡組、反射鏡及圖像傳感器,外殼具有容置空間,且具有一開口,棱鏡位于外殼內的一側,具有入光面、采集面及出光面,光源鄰近入光面設置,物鏡鄰近于棱鏡的出光面設置,透鏡組設置于外殼內背離棱鏡的另一側,具有一平面與一凸面,并且透鏡組的光軸位于豎直方向上,反射鏡具有一反射面朝向透鏡組的平面設置,且與水平方向形成一銳角。上述的光學指紋采集裝置使用后,濕手指會在采集面上留下指印和汗液層,而且在讀取干手指時,干手指和采集面之間無法充分接觸,會存在一定的間隙。光學指紋采集裝置的光源一般采用可見光光源,可見光的波長為400nm~700nm之間,無法穿透采集面上留下的指印和汗液層,會降低指紋圖像的質量,嚴重時還可能導致2個指印重疊,不無法穿過手指與采集面的間隙,也會降低指紋圖像的質量,不易手指圖像的讀取。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光學指紋傳感器,能夠達到較高的透射深度,有效地解決濕手指留下的指印和汗液層降低圖像的質量,以及干手指因為無法充分接觸采集面造成的采集效果差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提供一種光學指紋傳感器,包括棱鏡、光源、透鏡組、圖像感應器和外殼,所述棱鏡位于外殼內的一側,所述棱鏡具有入光面、采集面、出光面,所述光源鄰近入光面設置,所述透鏡組鄰近出光面設置,所述棱鏡、光源、透鏡組和圖像感應器在同一光路上,所述棱鏡的入光面處設有紅外線光源,所述棱鏡到圖像感應器之間的光路中還設有濾光片。
作為優選,所述紅外線光源的波長為800nm~1100nm。
作為優選,所述濾光片設置在透鏡組和圖像傳感器之間,濾光片垂直光路設置。
作為優選,所述棱鏡采用梯形棱鏡。
作為優選,所述棱鏡采用三角棱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波長較長的紅外光源,達到較高的透射深度,有效地解決濕手指因為留下的指印和汗液層降低指紋圖像的質量,以及干手指因為無法充分接觸采集面造成的采集效果差的問題,提高指紋圖像的質量,提高干濕手指的適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所述光學指紋傳感器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所述光學指紋傳感器的光路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所述光學指紋傳感器的結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所述光學指紋傳感器的光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一種光學指紋傳感器,包括棱鏡1、光源2、透鏡組3、圖像感應器4和外殼5,所述棱鏡1位于外殼5內的一側,所述棱鏡具有入光面、采集面、出光面,所述光源2鄰近入光面設置,所述透鏡組3鄰近出光面設置,所述棱鏡1、光源2、透鏡組3和圖像感應器4在同一光路上,所述棱鏡1的入光面處設有紅外線光源6,所述紅外線光源6的波長為900nm,所述棱鏡1到圖像感應器4之間的光路中還設有濾光片7,所述濾光片7設置在透鏡組3和圖像傳感器4之間,濾光片7垂直光路設置,所述棱1鏡采用梯形棱鏡。
實施例2:
如圖3、4所示,一種光學指紋傳感器,包括棱鏡1、光源2、透鏡組3、圖像感應器4和外殼5,所述棱鏡1位于外殼5內的一側,所述棱鏡具有入光面、采集面、出光面,所述光源2鄰近入光面設置,所述透鏡組3鄰近出光面設置,所述棱鏡1、光源2、透鏡組3和圖像感應器4在同一光路上,所述棱鏡1的入光面處設有紅外線光源6,所述紅外線光源6的波長為900nm,所述棱鏡1到圖像感應器4之間的光路中還設有濾光片7,所述濾光片7設置在透鏡組3和圖像傳感器4之間,濾光片7垂直光路設置,所述棱1鏡采用三角棱鏡。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導納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導納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8288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