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吸附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81490.0 | 申請日: | 2013-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592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謝春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謝春雷 |
| 主分類號: | C02F1/28 | 分類號: | C02F1/28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吳無懼 |
| 地址: | 553022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吸附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污水處理裝置,特別是一種有機物吸附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一個淡水資源貧乏的國家,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量城市污水外排,既污染了環境又浪費了資源。城市污水作為第二水源具有水量大而且穩定的特點,是一種比較可靠的水資源,同時價格便宜。因此,污水經過處理后回用于火力發電廠及煤化工生產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根據近年來對南方火力發電廠用水水質以及水處理項目調查分析,水處理主要采用離子交換水處理技術解決生產用水。然而,今后由于需要采用的城市中水和現有江河水的水質逐漸變差,水處理系統將面臨很多的技術改造難題。但是采用樹脂吸附法去除水中大分子量有機物,對于今后新建項目或者老系統技術改造時,解決方案相對簡化,技術方案的選擇也呈現了多樣性。
由于有機物大孔吸附樹脂是利用范德華力多層吸附原理,大大有別于水處理中離子交換法工藝原理,其在復蘇處理過程中要不斷的進行空氣槎洗、正反洗等等流程,這當中在上下水流對中排裝置的交變作用中,會產生較大的剪切力,采用原有的吸附裝置很難滿足工藝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吸附床裝置,有效改善處理后的水質,同時滿足樹脂吸附法對設備的要求,即使用壽命長和重復利用率高。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吸附床裝置,包括罐體,罐體頂端有進水分布管,進水分布管下方為大孔吸附樹脂層,大孔吸附樹脂層包括上層大孔吸附樹脂和下層大孔吸附樹脂,上層大孔吸附樹脂和下層大孔吸附樹脂之間有至少一根插入式中排管,下層大孔吸附樹脂下方為排水帽。這樣的結構在一個罐體內同時實現了逆流、順流再生,由于對下層大孔吸附樹脂充分再生,進一步強化了樹脂的保護層,這樣有利于出水的品質。插入式中排管的放置位置也很講究,其與上層大孔吸附樹脂上表面的距離小于到下層大孔吸附樹脂下表面的距離。插入式中排管通過其下方的鋼架結構支撐固定,足以應對上、下水流對插入式中排管裝置產生的較大交變剪切力作用。
插入式中排管為不銹鋼v型絲管,其耐腐蝕和抗老化性能優異,同時符合大孔吸附樹脂水處理工藝對中排管的高強度要求,能夠承受較大交變剪切力作用。
相鄰的插入式中排管之間的間隔距離相等。這樣的均勻排布方式布水均勻,中部無死角。
每根插入式中排管通過獨立的法蘭連接與罐體外側的再生液排水管相連。此種連接的強度優于將多根插入式中排管匯集到一根總管(位于罐體內)后再通過總管法蘭連接的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出水水質得到有效改善,運行周期和壽命延長,可以作為活性炭吸附器的替代裝置;由于大孔吸附樹脂可以重復使用,其在保護后面陰離子交換樹脂和工業用水設備上有極其有效的作用,可以為廠家提高效率,創造利潤;對大分子量的有機物大孔吸附樹脂優于活性炭(活性炭對于分子量小于100的有機物有較好的吸附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吸附床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插入式中排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吸附床裝置,包括罐體1,罐體1頂端有進水分布管2,進水分布管2下方為高2000mm的大孔吸附樹脂層,大孔吸附樹脂層為丙烯酸大孔吸附樹脂,包括800mm高的上層大孔吸附樹脂3和1200mm高的下層大孔吸附樹脂4,上層大孔吸附樹脂3的下表面和下層大孔吸附樹脂4的上表面之間有五根水平放置的插入式中排管5,下層大孔吸附樹脂4下方為排水帽6。插入式中排管5為不銹鋼v型絲管。相鄰的插入式中排管5之間的間隔距離相等。每根插入式中排管5通過獨立的法蘭連接與罐體1外側的再生液排水管相連。插入式中排管5通過其下方的鋼架結構7支撐。鋼架結構7采用H型鋼,水平固定在罐體1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謝春雷,未經謝春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8149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