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頻插秧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80838.4 | 申請日: | 2013-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436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開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開忠 |
| 主分類號: | A01C11/02 | 分類號: | A01C11/02 |
| 代理公司: | 荊門市首創專利事務所 42107 | 代理人: | 王鋒 |
| 地址: | 43190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頻 插秧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用機械的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插秧機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的發展,農用機械也在慢慢得到普及,使農用朋友們慢慢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得到解脫,特加是插秧機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其使用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是其也存在以下幾點不足之處:1、采用現有的插秧機進行作業,首先必須采用專用的育苗盤進行育苗,且在秧苗生長過程中還需要控制其生長高度,以利于機械插秧的需要;2、由于機械插秧的秧苗較小,秧苗被插入泥土后,其正常生長所需要適應泥土的時間較長,從而壓縮了秧苗的正常生長周期,降低了作物產量;3、采用秧盤培育秧苗,通常是四至五粒種子堆集在一起進行育秧,顯然,這種方法的育秧種子消耗量較大,提高了種植成本;4、采用機械插秧的秧田里只能留有少量的水,這就需要放掉田間里含有大量肥料的肥水,存在浪費水中肥料的現象;5、采用現有的機械式插秧,機械的手臂是夾住了秧苗的苗桿部位,這樣很容易將秧苗的苗桿折斷;6、目前的插秧機大多是自帶動力系統,其結簡也十分復雜,不僅制造成本高,而且維修費用也高,維修難度也十分大,必須請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維修,因此,不十分利于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進行推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維修難度低,與現有的拖拉機相配合使用,本身無需動力系統,制造成本低,操作使用方便,節約種子,提高作物產量,作業效率高
且插秧效果好的高頻插秧機。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一種高頻插秧機,它包括有支架、底板、抹泥板、中心軸、轉軸、支桿、插秧套筒、分秧爪、電磁鐵、電瓶和秧盤,所述底板成對設置,抹泥板固定安裝在成對的底板之間,所述中心軸通過支架固定在底板上,轉軸活動套置在中心軸上,所述轉軸同一截面上的支桿為四根呈發射狀環繞固定安裝在轉軸上,分秧爪成對固定在插秧套筒的前端,插秧套筒套置在支桿上,且在插秧套筒行程兩端的支桿上設置有限位塊,所述電磁鐵分別固定在各支桿上,并與各支桿上相對應的插秧套筒通過連接臂固定相連,所述中心軸和轉軸的端面分別設置有導電環片,電磁鐵通過該中心軸和轉軸端面設置的導電環片電連接,所述轉軸呈逆時針方向轉動,所述秧盤通過立柱固定在底板上,在該秧盤上開設有下秧孔,該下秧孔分別與各分秧爪相對應。
所述由支桿、插秧套筒、分秧爪和電磁鐵組成的分插秧裝置沿轉軸的軸向均勻分布六排。
所述秧盤位于由支桿、插秧套筒、分秧爪和電磁鐵組成的分插秧裝置上側。
所述位于中心軸上的導電環片呈弧形,在該呈弧形的導電環片下端設置有凸起。
所述中心軸上固定安裝有傳動皮帶輪。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解決方案所能達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將分秧和插秧兩道工序有機的相接合的在一起,并最大限度的模擬人工插秧動作,作業效率高,很好地解決了目前現有插秧機的諸多問題;2、本設備不需要事先用育秧盤進行育秧,節省了購買秧盤的開支,而是仍采用傳統的育秧方法進行育秧,其只需要一至二粒種子即可培育出一株秧,大大節約了種子的開銷;3、其插秧動作通過電磁鐵與插秧套筒和分秧爪相協調配合,設備通過分秧爪夾住秧苗的根部進行插秧作業,在不損壞秧苗的情況下,有效地保證了插秧的準確性和有效性;4、采用本裝置插秧,深水也可作業,不需要白白放掉田間施過肥料的肥水,保留了肥源;5、本裝置作業所需要的秧苗高度為26—45厘米,這個時期的秧苗根部已完全發育成熟,適應田間泥土的能力較強,插秧后能夠快速生長,提高產量;6、本裝置通過與現有的拖拉機等動力系統相配合并使用其電力,能大大降低本設備的制作成本,維修起來也十分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和圖2所示,一種高頻插秧機,它包括有支架1、底板2、抹泥板3、中心軸4、轉軸5、支桿6、插秧套筒7、分秧爪8、電磁鐵9、電瓶10和秧盤11,所述底板2成對設置,抹泥板3固定安裝在成對的底板2之間,在工作時,該抹泥板位于水平面下的泥土之上,起到將泥土抹平整的作用,以方便后序插秧作業,所述中心軸4通過支架1固定在底板2上,轉軸5活動套置在中心軸4上,所述轉軸5同一截面上的支桿6為四根呈發射狀環繞固定安裝在轉軸5上,分秧爪成對固定在插秧套筒7的前端,利用該分秧爪8實現分秧的操作,插秧套筒7套置在支桿6上,且在插秧套筒7行程兩端的支桿6上設置有限位塊12,所述電磁鐵9分別固定在各支桿6上,并與各支桿6上相對應的插秧套筒7通過連接臂13固定相連,通過電磁鐵9的動作帶動插秧套筒7在支桿6上移動實現插秧動作,這樣就很好的實現了人工的插秧動作,所述中心軸4和轉軸5的端面分別設置有導電環片14,且位于中心軸4上的導電環片14呈弧形,在該呈弧形的導電環片14下端設置有凸起15,電磁鐵9通過該中心軸4和轉軸5端面設置的導電環片14電連接,當轉軸5轉動時,通過該導電環片14控制電磁鐵9得電和失電,從而達到控制電磁鐵9的目的,為了提高作業效率,由支桿6、插秧套筒7、分秧爪8和電磁鐵9組成的分插秧裝置沿轉軸5的軸向均勻分布六排,所述轉軸5呈逆時針方向轉動,所述秧盤11通過立柱16固定在底板2上,在該秧盤11上開設有下秧孔17,該下秧孔17分別與各分秧爪8相對應,所述秧盤11位于由支桿6、插秧套筒7、分秧爪8和電磁鐵9組成的分插秧裝置上側,作業時,分秧爪8從秧盤11的下側取秧苗,所述中心軸4上固定安裝有傳動皮帶輪18,本設備通過現有的拖拉機等動力系統提供動能,即將現有拖拉機的動力與傳動皮帶輪18傳動連接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開忠,未經張開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8083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割草機的防滑手柄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來回式水稻田耕整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