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聯合收割機用卸糧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80811.5 | 申請日: | 2013-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16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魏本同;徐鋒;牛春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D41/12 | 分類號: | A01D41/12;A01F12/60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張小虹 |
| 地址: | 241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聯合收割機 用卸糧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尤其是涉及一種聯合收割機用卸糧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聯合收割機糧箱卸糧機構主要采用半自動卸糧斗卸糧和外伸攪龍卸糧。外伸攪龍卸糧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在糧箱外部由一短水平攪龍和一長斜攪龍被萬向節連接而成的外伸卸糧筒(典型機構如迪爾1048卸糧筒);另一種是在糧箱左下側有一大斜平面,卸糧筒通過轉盤與糧箱鉸接,傳動從糧箱內部經雙萬向節在長斜攪龍筒外部從頂端傳入卸糧斜攪龍(典型機構如福田GE50外伸卸糧筒)。然而,上述兩種卸料機構均存在不同的缺點:第一種卸料機構在收割時必須將卸糧筒與糧箱結合,否則會產生漏糧問題,而且此機構安裝在2kg-5Kg的輪式收割機上時,卸糧筒運輸狀態(卸糧筒折疊、與機體側面平行)與滾筒軸上碎草機皮帶輪干涉,影響碎草機的安裝,有悖秸桿還田趨勢;第二種卸料機構的傳動結構復雜,制造成本較高,裝配相對比較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聯合收割機用卸糧機構,其目的是不但傳動結構簡單,而且解決收割時打開漏糧的問題;同時,不僅可以適應大田塊作業,還可以適應小田塊卸糧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該聯合收割機用卸糧機構,包括糧箱、水平底攪龍和長斜攪龍,所述的水平底攪龍通過第一滑動軸承組合吊裝在糧箱的內部,所述的水平底攪龍與安裝在短斜攪龍傳動軸上的短斜攪龍通過萬向節總成連接,并通過出糧口焊合上的第二滑動軸承組合吊裝在糧箱的內部,組成糧箱上固定的傳動部件;所述的長斜攪龍安裝在外伸卸糧筒內,并且通過鉸鏈連接在出糧口焊合上,所述的長斜攪龍在液壓缸的作用下旋轉,并通過外部鉸鏈與短斜攪龍結合。
所述的糧箱和外伸卸糧筒通過拉桿連接,且所述的拉桿安裝于固定在糧箱和外伸卸糧筒上的拉桿固定座上。
所述的短斜攪龍從糧箱內部開始向上傾斜,所述的外伸卸糧筒為直筒。
具有上述結構的該種聯合收割機用卸糧機構具有以下優點:
1.該種聯合收割機用卸糧機構的水平底攪龍與短斜攪龍通過萬向節總成在糧箱內部結合,長斜攪龍和短斜攪龍通過外部鉸鏈旋轉接合,具有傳動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的優點,而且解決了收割時打開漏糧的問題。
2.該種聯合收割機用卸糧機構,不僅可以適應大田塊作業,還可以適應小田塊卸糧要求,結構緊湊,給地塊大小適應性強,有效解決卸糧時容易堵塞和收割時打開卸糧筒漏糧的問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在圖1-2中,1:糧箱;2:水平底攪龍;3:第一滑動軸承組合;4:萬向節總成;5:短斜攪龍;6:短攪龍傳動軸;7:出糧口焊合;8:第二滑動軸承組合;9:長斜攪龍;10:外伸卸糧筒;11:拉桿;12:液壓缸。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和圖2為本實用新型搖桿的結構示意圖。該種聯合收割機用卸糧機構包括糧箱1、水平底攪龍2和長斜攪龍9,水平底攪龍2通過第一滑動軸承組合3吊裝在糧箱1的內部,水平底攪龍2與安裝在短斜攪龍傳動軸6上的短斜攪龍5通過萬向節總成4連接,并通過出糧口焊合7上的第二滑動軸承組合8吊裝在糧箱1的內部,組成糧箱1上固定的傳動部件;長斜攪龍9安裝在外伸卸糧筒10內,并且通過鉸鏈連接在出糧口焊合7上,長斜攪龍9在液壓缸12的作用下旋轉,并通過外部鉸鏈與短斜攪龍5結合,實現傳動卸糧的目的。
糧箱1和外伸卸糧筒10通過拉桿11連接,且拉桿11安裝于固定在糧箱1和外伸卸糧筒10上的拉桿固定座上;短斜攪龍5從糧箱1內部開始向上傾斜,外伸卸糧筒10為直筒。
該種聯合收割機用卸糧機構的水平底攪龍與短斜攪龍通過萬向節總成在糧箱內部結合,長斜攪龍和短斜攪龍通過外部鉸鏈旋轉接合,具有傳動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的優點,而且解決了收割時打開漏糧的問題;不僅可以適應大田塊作業,還可以適應小田塊卸糧要求,結構緊湊,給地塊大小適應性強,有效解決卸糧時容易堵塞和收割時打開卸糧筒漏糧的問題。同時,應用于5Kg以下的收割機上,能夠有效避開滾筒軸上碎草機皮帶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8081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襯底表面生長蛋白纖維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多重固化樹脂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