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激光測距對中鋼管感應加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79418.4 | 申請日: | 2013-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444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勵茂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勵茂華 |
| 主分類號: | C21D9/08 | 分類號: | C21D9/08;C21D1/42;C21D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725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激光 測距 鋼管 感應 加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管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鋼管感應加熱裝置。
背景技術
感應加熱具有快速、節能、高效,便于自動化等一系列優點,作為加熱已被廣泛應用于冶金工業。感應加熱溫度一般要求精確控制,通常誤差不能超過±20℃,由于感應加熱爐箱的長度通常在800~1000mm之間,如何準確檢測加熱溫度,有效控制加熱時間和溫度,直接關系到鋼管最后的質量。多年來,現場操作人員采用的方法是鋼管出線圈后用紅外儀檢測溫度的方法,由此產生了兩個難以避免的問題,其一,檢測距離約10m遠,加上表面常帶有氧化皮,很難準確檢測鋼管的實際溫度;其二,由于鋼管整個加熱過程無法在線隨時檢測溫度,造成鋼管加熱不夠或過燒,影響了鋼管質量;
另外由于鋼管具有一定厚度,鋼管直接放置在感應加熱線圈中,因為感應加熱線圈的加熱效果與鋼管的距離有關,所以當鋼管沒能正好放置在感應加熱線圈的軸心時會使得鋼管受熱不均勻,造成鋼管局部的加熱不夠或過燒,影響了產品質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激光測距對中鋼管感應加熱裝置,該裝置在加熱線圈的兩端設置兩組激光測距探頭,利用激光測距探頭測量間距,確保加熱鋼管的軸線與加熱線圈的軸線完全貼合,以提高產品質量。
一種激光測距對中鋼管感應加熱裝置,包括箱體、加熱線圈、線圈進水管、線圈出水管、感應線圈連接母排和測溫探頭,所述的加熱線圈設置在箱體內,所述箱體上開有若干測溫窗,測溫探頭穿過測溫探頭固定口伸入加熱線圈,所述加熱線圈與感應線圈連接母排相連,所述加熱線圈的兩端內圈分別裝有一組激光測距探頭,每組分別包含有三個激光測距探頭,所述三個激光測距探頭呈正三角形排列,激光測距探頭的探測端面向被加熱鋼管的外表面。
所述的測溫窗共有四個順次開在箱體上,所述的感應線圈上開有測溫孔,測溫孔開設在測溫窗的正上方并與測溫窗一一對應。
所述的測溫探頭的檢測點與位于感應線圈中的被加熱鋼管的外表面距離為20~50mm。
所述的測溫探頭外還罩有隔熱罩,所述的隔熱罩的頂部卡在測溫窗上。
所述隔熱罩內設有冷卻水循環管路。
所述的測溫探頭為紅外光纖測溫探頭。
本實用新型激光測距對中鋼管感應加熱裝置在加熱線圈的兩端設置兩組激光測距探頭,利用激光測距探頭測量間距,確保加熱鋼管的軸線與加熱線圈的軸線完全貼合,使得鋼管受熱更加均衡,以提高產品質量,同時隔熱罩能有效保護測溫探頭不受高溫輻射的影響,延長了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激光測距對中鋼管感應加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加熱線圈和被加熱鋼管的截面示意圖。
圖中:1箱體、2加熱線圈、3線圈進水管、4線圈出水管、5感應線圈連接母排、6測溫窗、7測溫探頭、8隔熱罩、9測溫口、10激光測距探頭、11被加熱鋼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表述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一種激光測距對中鋼管感應加熱裝置,包括箱體1、加熱線圈2、線圈進水管3、線圈出水管4、感應線圈連接母排5和測溫探頭7,所述的加熱線圈2設置在箱體1內,所述箱體1上開有若干測溫窗6,測溫探頭7穿過測溫探頭固定口6伸入加熱線圈2,所述加熱線圈2與感應線圈連接母排5相連,所述加熱線圈2的兩端內圈分別裝有一組激光測距探頭10,每組分別包含有三個激光測距探頭10,所述三個激光測距探頭10呈正三角形排列,激光測距探頭10的探測端面向被加熱鋼管11的外表面;
當被加熱鋼管11進行加熱前,通過激光測距探頭10測量被加熱鋼管11與加熱線圈2之間的間距,當兩組共六個激光測距探頭10測量出的距離相等時,說明被加熱鋼管11的軸線與加熱線圈2的軸線完全貼合,確保被加熱鋼管11受熱均勻。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測溫窗6共有四個順次開在箱體1上,所述的加熱線圈2上開有測溫孔9,測溫孔9開設在測溫窗6的正上方并與測溫窗6一一對應,測溫探頭7的探測頭穿過測溫窗6從測溫孔9靠近被加熱鋼管11的外表面,測溫探頭7的探測頭與被加熱鋼管11的外表面距離為20~50mm。
因為箱體1內的溫度很高,為了避免加熱箱內的高位燒壞測溫探頭7,所述的測溫探頭7外還罩有隔熱罩8,所述的隔熱罩8的頂部卡在測溫窗6上,所述隔熱罩8內設有冷卻水循環管路。
在本實施例中,經過反復試驗表明,即能保證準確測得鋼管的溫度,又能避免測溫探頭7被燒壞,影響使用壽命的最佳檢測距離為,所述的測溫探頭7的檢測點與位于感應線圈2中的被加熱鋼管的外表面距離為20~5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勵茂華,未經勵茂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7941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發熱鬧鐘床
- 下一篇:一種環保型林業用散藥裝置





